-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祝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19-02
[教学目标]
1.整体了解文本内容,培养小说的阅读能力。
2.品味文学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3.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重点]
品味文学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设想]
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语段,学会赏读、探究、创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 ,理解作品的主题。采用品读、讨论、探究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我们忘不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站在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里,手握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剌去,他是谁?可惜二十年后的他却变得迟钝麻木。那手捂碟子,说着“多乎哉?不多也,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是谁?。善良的孔乙己却不明不白地从这个世界消失。鲁迅先生的小说善于通过悲剧性人物去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今天,我们所要学的《祝福》也正是如此。
二、整体感知(5分钟)
1.请学生概述故事情节。你的叙述方式和课文的叙述方式有什么不同?
三、我读祥林嫂(23分钟)
1.祥林嫂的“春天”
提示: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鲁迅先生将她的不幸总是设置在一个特殊的季节,那是什么季节?
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抢答。
立春之日,丈夫死亡 激疑:失去丈夫,是否不幸?丈夫小她10岁,婆婆只大她几岁,可能是童养媳,没有爱情,又何来幸福?失去丈夫也许是新的幸福生活的开始。
明确:祥林嫂的没有爱情的婚姻确实不幸,但她丈夫的死去便说明她克夫,是一个不祥的女人(“女人祸水论”)。在那夫权社会,她必须守一辈子活寡,这沉重的精神十字架会让她永无翻身之日,又何来新的幸福生活?
孟春之日,被卖改嫁 问题:死了丈夫后,为了躲避凶狠的婆婆,她来到鲁四老爷家做工,但终于没能躲过更深重的灾难,具体的情形是怎样的?
明确:代表族权的婆婆一方是“捆、塞、捺”,祥林嫂则“嚎、骂、撞”,祥林嫂是被当作牲口卖到深山里去的。她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尊严,这是她悲惨遭遇的进一步发展。
祥林嫂为什么这么激烈地反抗?不是留恋自由的生活,也不是因为抗议夫家卖掉她,更不是贺老六的问题。对于被封建思想禁锢的妇女来说,再嫁是最耻辱的事,“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祥林嫂为了自己所谓的“贞节”尽了最大的反抗。
激疑:改嫁后,有了有力气的丈夫,白胖的儿子,又有自家的房子,这是幸福的,为何又说是不幸?
明确:这短暂的幸福是一种虚幻,这虚幻留给她的是永久的痛苦。这痛苦不仅仅是因为思念,更是因为那赎不完的罪名,还有那锯尸的恐怖感。
暮春之日,痛失爱子 问题:鲁迅先生善于描写人物悲惨遭遇。死去了丈夫,又被卖改嫁的祥林嫂,她的悲惨遭遇达到怎样的高潮?
两年之后,祥林嫂的丈夫死了。丈夫死了,虽然不幸,但是还有儿子,这是她的希望。封建思想的“三纲五常”的规矩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不幸的是儿子又被狼吃了。祥林嫂没有了依靠,没有了立足之地,只好又流浪到鲁镇来――命运的归宿。
迎春之日,一命归天 “一个日子”是指根据小说提供的有关信息,讨论“祝福”的具体时间。学生在推算“祝福”时日(十二月二十六或二十七日五更将近)的过程中,已经逐步勾勒了小说的情节结构,并且洞察了“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的黑暗现实,还不由自主地理解了小说以“祝福”为题启发人们“祝福是不能带来幸福”的深刻含义。讨论这个日子,学习的意义是深远的。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问题:春天,孕育着希望,孕育着生机,可是,祥林嫂的不幸却大都发生在春天。作者这样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寓意深刻,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衬托作用。鲜明对比,强烈反差,突出了祥林嫂的不幸,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苦命的女人。
2.祥林嫂的“眼神”
三样“眼神”:第一次是在小说34自然段,写她“顺着眼”,突出的是祥林嫂安分守己的性格;第二次是在小说第66自然段,也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是她在又一次遭受夫死子亡打击后痛苦心灵的写照;第三次是小说开头,“我”看到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时的祥林嫂已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只在渴盼死后的安宁,精神已经完全麻木。
点拨:通过品读三次眼睛描写,我们可以勾画出祥林嫂一生悲苦命运的轨迹,从而更加清醒认识到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
3.祥林嫂与众人的“对话”
学生选择几处作点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与思考.doc
- 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探索与实践.doc
- 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申请再审之关系研究.doc
- 读写融合 读仿迁移 角色审视.doc
- 睹物思人:绿兮丝兮,女所治兮.doc
- 对高校贫困生实施精神资助的思考.doc
- 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法的思考.doc
- 多元汇聚,井然有序.doc
- 发展数学思维的全等三角形习题课教学活动设计.doc
- 翻越心墙 远离痛苦.doc
- 2013年河南省中考历史A卷.doc
- An Analysis on an Expository Wri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Functional Grammar.doc
- Unit 8 On the farm(B1)案例与反思.doc
- 艾伟和他的国文教学心理学之研究.doc
- 传递“正能量”,打造最美经济课堂.doc
- 从多元文化的视角看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民族性.doc
- 从国外体育课程发展模式析探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doc
- 从啦啦队队长到橄榄球员.doc
- 从浏阳古乐看祭孔雅乐价值及其当代意义.doc
- 从目标调整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价值取向.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