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怎样实现母语生长的?.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是怎样实现母语生长的?   尽管人类在脑科学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大脑的语言枢纽始终还是一个“暗箱”。语言如何编码?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怎样转换?人何以有妙语连珠与口不能言的悬殊?为什么有的思维敏捷,而有的却反应迟钝呢?……所有的言语秘密和思维诀窍全在于此“暗箱”之中!   从学习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的母语教育,深入儿童的心理去探求语文学习的方式,我们需要思考与探索的是:作为母语学习的小学语文学习的特性是什么?它追求的目标、实现的途径应是怎样的?   一、审视:儿童母语学习是这样的吗?   当我们回过头来,以审慎的目光反思那些司空见惯的教学场景时,我们会问自己:这是我们想要的吗?它是母语教育的真义吗?孩子们喜欢吗,有发展吗?   1. 是形式还是实质?   课始   A教学:   同学们都预习过了吧?(生点头)既然大家预习很充分了,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B教学:   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生交流。   针对这篇课文,你最想提什么问题?   A教学开门见山,节奏明快;B教学切入慢,费时费力,很可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意外,拖泥带水,影响教学的进程。这是对现象的表面分析,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是学情的真相,是对“以学定教”的态度。当初读交流被“省略”的时候,教学就会变成教师单向度的推进,学习的实质就会被虚化,儿童的学习意识就会因为原初体验的被漠视而日渐枯萎。   2. 是客观还是主观?   苏教版六下《夹竹桃》第四自然段   A教学:   这一段一共几句话?   中心句是哪一句?这是个什么句式?你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吗?   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无日不迎风吐艳”和“……无不奉陪”两句都是什么句?能不能改成肯定句?   B教学:   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作者是怎样写夹竹桃的韧性的?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如果我们关注知识多于关注孩子们的认知现实,如果我们总试图训练孩子们的“专家思维”或者说是“科学思维”,那么儿童就会被“教糊涂”了,母语的灵气就会湮没。没有主动的体验,没有自主的建构,儿童既不能走进文本,也无法发展语文素养。我们不排斥语言知识的客观规定性,但它只有在主观经验的范围中才能纳入儿童的心理结构,才能成为儿童真正的素养。融于主观,顺学而导,儿童才会在自主发现中发展言语能力,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3. 是封闭还是丰富?   苏教版五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师:诗人写了六月的西湖莲叶接天、荷花映日的壮丽景色,他想表达什么呢?   生1:对西湖夏天的美丽景色的赞美。   师:再想想,这里的“天”、“日”还可以指什么?   生2:天气很好,说明诗人和友人的心情都很愉快。   师:杨万里和林子方都是官员,林子方是升官到外地去的。能不能联系一下这个谈谈?   生茫然。   这里的“天”、“日”象征朝廷和皇帝,教师想要达到的理解是,诗人是借景抒发了渴望接近朝廷,得到皇帝赏识的情感。可是,这种理解面对诗无达诂的古诗是唯一确证的吗?如果我们强行将教师个人的解读硬塞给孩子,看起来是提升孩子对诗歌意蕴的把握,其实是对儿童思维与认知的僵化。语文学习,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允许儿童发展阶段的存在,尊重、珍视儿童的个性感受与理解,才能让学习成为帮助儿童走出封闭走向丰富的生活历程。   4. 是静态还是动态?   苏教版二下《鸟岛》   师点击动画,鸟儿一群一群地出现在屏幕上。   师:你能说说“陆续”是什么意思吗?   生1:“陆续”就是一群一群的鸟儿。   师(再点击动画):再想想看?   生2:“陆续”就是鸟儿一群接一群地飞来。   教师想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儿童理解比较抽象的词语,却忽视了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将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如早上到校、课间进教室等经验与语文学习建立起关联。表面看教学作了动态的演绎,但这种动态是孤立单元的动态,本质是固化的,因而难以达成教学的目标。教学更为重要的是打破儿童的认知平衡,使儿童处于内在的心理动态之中,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言语经验来唤醒静态的语句篇章,从而不断扩充儿童的言语经验,提升语文能力。   二、语感:儿童母语学习的展开。   语文教育是在生命关注下,通过言语实践与熏染,达成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生长着以语感积淀为核心的语文素养。2011版《义务教育》重视和突出了培养语感、发展语感的问题,这是对儿童母语学习规律的反映、尊重和彰显。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将学习划分为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而儿童主要处于教育的浪漫阶段。这个阶段事物不是以清晰的结构,而是以混沌的面目出现在学习者面前。表现在母语学习上,很大程度上是以语感的方式形成和运行的。英国《自然》杂志和美国《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