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高二语文《先秦诸子》知识点同步练习题3 Word版含答案.docVIP

2013学年高二语文《先秦诸子》知识点同步练习题3 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学年高二语文《先秦诸子》知识点同步练习题3 Word版含答案.doc

第1单元 第2课 一、夯实双基 1.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绥(suí)之  喟(wèi)然 卓(zhuó)尔 诲(huì)人 B.莞(wǎn)尔 箪(dān)食 瓢(piáo)饮 曾皙(xī) C.侍(shì)坐 饥馑(jǐn) 哂(xī)之 以俟(sì) D.舞雩(yú) 户牖(yǒu) 哭恸(dònɡ) 铿(kēnɡ)尔 【答案】 B(A.喟:kuì,C.哂:shěn,D.恸:tònɡ)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②夫子矢之曰。 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④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⑥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⑦莫春者,春服既成 ⑧唯求则非邦也与? ⑨其人也而有斯疾也!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⑦⑧⑨ D.③⑤⑨ 【答案】 D(①知通“智”,②矢通“誓”,④以通“已”,⑥希通“稀”,⑦莫通“暮”,⑧与通“欤”) 3.下列句子中的“尔”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有所立卓尔 ②夫子莞尔而笑 ③吾无隐乎尔 ④以吾一日长乎尔 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⑥子路率尔而对 ⑦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⑧作计乃尔立 A.①③⑥/②④⑤/⑦⑧ B.①②④⑥/③⑤/⑦⑧ C.①②⑥/③④⑤/⑦⑧ D.①②⑥⑦/③④⑤/⑧ 【答案】 C(形容词词尾/代词“你”/代词“这样”) 4.选出下面四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句(  ) A.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宗庙之事,如会同 【答案】 AD(AD是或者,连词,B连词如果,C介词至于) 5.选出与“今齐地方千里”的“方”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A.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C.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D.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答案】 B(方圆:A方形,C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D副词,正) 6.与例句“千乘之国”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摄乎大国之间。 B.加之以师旅。 C.夫子哂之。 D.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答案】 A(都是“的”,BCD都是代词)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可使足民。 A.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B.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C.稍稍宾客其父 D.粪土当年万户侯。 【答案】 A(都是使动词,B形作动,CD都是意动用法) 8.对选文10一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率尔而对曰”,表明子路率直自信,勇于任事的性格 B.对冉求的回答,孔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他也是讲的治理国家的大事 C.孔子对曾皙的回答,喟然长叹,欣喜、自慰、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D.对四个弟子的回答,孔子很是满意,但对子路的不“知方”大为不满。 【答案】 D(“不满”不当)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愿为小相焉(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 鼓瑟希(稀疏) B.春服既成(指夹衣或单衫) 冠者五六人(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 C.童子六七人(少年,不到20岁的人) 咏而归(唱歌) D.吾与点也(介词,和,同)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三个孩子) 【答案】 D(与:赞成;三子:三个人) 10.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端章甫。 B.鼓瑟希,铿尔。 C.孰能为之大? D.左忠毅公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答案】 D(ABC都是名词作动词用,D是使动用法) 11.对下列各文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有什么受伤呢?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啊! B.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戴帽子的有五六个人,未戴帽子的有六七个人。 C.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 D.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共同朝见天子,不是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辅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