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学年高二语文《先秦诸子》知识点同步练习题6 Word版含答案.doc
第2单元 第3课
一、夯实双基
1.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社稷(jì) 粢盛(shènɡ) 桀纣(zhòu)
B.走圹(guǎnɡ) 水獭(tà) 鹯(zhān)
C.载胥(xū) 谆(zhūn) 暴(pù)之于民
D.朝觐(jìn) 讼(sònɡ)狱 讴(yōu)歌
【答案】 C(A.盛:chénɡ;B.圹:kuànɡ;D.讴:ōu)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社稷(谷神) 变置(立) 得乎丘民(山丘上的百姓)
B.汤放(释放)桀 残贼(害) 就(接近,趋向)下
C.走圹(原野) 其何能淑(善) 载胥及溺(过分)
D.孰(谁)与之 荐(推荐)人 践(登上)位
【答案】 D(A丘民:民众;B放:流放;C溺:淹没)
3.下列加点词,和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C.作七十列传。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答案】 C(例句与C都当“传记”讲)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得天下有道。
B.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D.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答案】 AB(两个“道”都当“方法、途径”讲)
5.下列句子中的“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B.子路率尔而对曰。
C.求,尔何如?
D.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答案】 AD(两个“尔”都当“这样”讲)
6.下列句子中的“与”字,按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所欲与之聚之。 ②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③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④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⑤不能使天与之天下。 ⑥利与善之间也。⑦孰能与之? ⑧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⑨问所与饮食者,尽富贵也。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⑤⑦/④⑥⑧⑨
C.①②③⑤/④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⑤⑦/④⑥/⑧⑨
【答案】 C(动词,给予/连词,和/动词,亲附/介词,和,跟)
7.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B(都当 “拿”讲)
8.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则短文紧扣“民贵君轻”这个中心,从不同角度反复论证,说理透彻精辟。
B.第4则短文中,孟子反复强调“天也”、“故曰天也”,由此可见,孟子很相信“天意”,在他的思想深处,“天意”比什么都重要。
C.从全文内容看,“民贵君轻”思想的根本就是赢得民心,而赢得民心的根本就是践履仁义。
D.孟子认为,施行仁政固然重要,但它比不上深入人心的仁义道德教化更能赢得民心重要。
【答案】 B(B项中提到的第4则短文,先阐明了天子不能将天下给别人的道理。接着阐明了“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的道理。最后阐明了“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的道理。而孟子反复慨叹“天也”,“故曰天也”出现在最后一层,很显然孟子强调天意,但他认为民意比天意更重要,后文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正是说明了民意民心高于天意的道理。)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9.下列选项中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荐之于天而天受之 荐:举荐
B.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暴:显现、显露
C.使之主事而事治 治:统治
D.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与:给予
【答案】 C(治:治理得好。)
10.选出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A.荐之于天而天受之 B.三年之丧毕
C.夫然后之中国 D.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答案】 C(C项与例句中的“之”都是动词,到。A项,代词,他。B项,助词,的。D项,助词,的。)
11.选出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B.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C.天子能荐人于天
D.“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答案】 D(D项是宾语前置,“谓之此也”,A、B、C三项都是状语后置。)
12.下列有关选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模拟)分类汇编专题8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doc
- 2013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全套规范训练第一单元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含详解).doc
- 2013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全套规范训练第七单元 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含详解).doc
- 2013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全套规范训练第七单元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含详解).doc
- 2013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全套规范训练第七单元 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含详解).doc
- 2013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全套规范训练第三单元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含详解).doc
- 2013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全套规范训练第三单元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含详解).doc
- 2013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全套规范训练第三单元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含详解).doc
- 2013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全套规范训练第九单元 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含详解).doc
- 2013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全套规范训练第九单元 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含详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