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的博弈分析 _国家法、宪法论文.doc
1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的博弈分析 _国家法、宪法论文
1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的博弈分析 _国家法、宪法论文
中文提要:英国以议会制度为核心的独特的混合君主制在17世纪的形成,彰显出英国宪政革命出浓厚的博弈色彩。从革命初期到“光荣革命”前的几十年中,先是国王对议会采取不合作策略,继而是革命阵营内部各派政治力量之间互不妥协;再后是议会妥协过度,君主专制复辟,博弈过程总是以零和博弈或负和博弈结束。最后在“光荣革命”中,国王、辉格党、托利党以及两党内部各派,对各方利益要求理性地加以综合权衡,并在关键时刻和问题上适时地做出必要而适度的让步,终于取得了理想的正和博弈效果,完成了建立现代宪政的历史伟业。这一过程启示我们,努力避免负和与零和博弈,争取实现正和博弈,是一条迅速取得立宪成功的便捷之道。
关键词:英国宪政革命“光荣革命”英国国王英国议会博弈论
一、引言
17世纪英国革命实质上是一次宪政革命。这次革命历时近一个世纪,整个过程虽然没有法国革命那样剧烈的跌宕起伏,但也有“起承转合”,也充满了斗争与妥协、曲折与反复。以往的有关论著因受极左思潮和片面僵化的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总是过分强调社会的矛盾性、对立性,而忽视社会的统一性、合作性。在描述英国革命时,总认为革命阵营议会和反革命阵营国王之间的对抗具有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不可调和性,因而往往绝对地肯定议会一方的斗争,而且斗争越激烈、要求越激进,肯定的力度就越大,而对于革命阵营中的温和派、保守派及其试图与国王妥协的要求和行动,总是大张挞伐。所以,学习完英国革命后读者往往得到这样一种思想教育:只有死不妥协、斗争到底才是真正的革命英雄,否则就是不齿于人类的懦夫、叛徒。这种逻辑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
当然,我们对斗争也不能持绝对否定的态度,因为没有斗争社会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应该否定的只是无限制、无休止的斗争。另一方面,妥协也不能绝对的肯定,如果放弃原则,妥协过头,就可能错过一次历史发展机会,甚至会导致历史倒退,所以,只有适度合理的妥协才是应该肯定的。总之,斗争也好,妥协也好,都应该注意分寸,掌握好一个“度”,也就是将斗争与妥协、冲突与合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过,要恰当地把握好二者的“结合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既需要必要的客观环境条件,更需要历史经验的积累和科学理论的指导。所幸的是,近年来出现的博弈论能够为我们提供方法论方面的帮助,因为这种理论本身就是以冲突与合作关系中的对策互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本文就是运用这一新理论来重新审视和诠释1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的一种尝试。
博弈论(gametheory)最初是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由美国数学家约翰·冯·纽曼(JohnVonNeumann)和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OskarMorgenstern)在1944年发表的合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当时他们主要探讨的是经济领域中的合作博弈与合作均衡现象。进入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纳什(JohnNash)连续发表《N人博弈的均衡点》(1950)和《非合作博弈》(1951),将研究重点转向非合作博弈现象,提出了非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均衡概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博弈理论。1994年,纳什和其他两位博弈理论家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标志着博弈理论得到了科学界最高权威的肯定。此后,博弈论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学、国际关系学、法学、史学等许多学科研究,成为当今最走红的方法论之一。
博弈论是在棋弈、桥牌游戏规律的启发下运用数学方法构造的一种行为科学理论,它研究的重点是各个理性个体在其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及其后果问题,即在某一特定条件下,博弈参与人如何针对其他参与人的策略选择做出相应的对策选择问题,所以,博弈论又叫对策论。若从博弈参与者的行为特征来区分,博弈可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的发生源于博弈主体单方面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目标,而实现合作博弈的前提则是博弈主体在首先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兼顾到对方的利益。若从博弈的后果特征来区分,可分为正和博弈、负和博弈和零和博弈。正和博弈的结果可用“互惠互利”、“皆大欢喜”来形容;负和博弈的结果可用“两败俱伤”来形容;零和博弈的结果可用“此消彼长”、“一方受益、一方受损”等术语来形容。从功利主义角度讲,负和博弈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害无益,是应当尽力避免的。零和博弈的结果具有非均衡性和非稳定性,往往导致“以牙还牙”、循环往复,所以从长远利益看,对双方也都是不利的。就博弈参与各方的整体利益来说,正和博弈的结果是最为理想和持久的。
二、17世纪英国博弈立宪的理论根据和现实基础
列宁曾经指出:“宪法的实质在于:国家的一切基本法律和关于选举代议机关的选举权及代议机关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的主要问题中国经济论文.doc
-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治理效率中国经济论文.doc
- 国有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策略初探.doc
- 国有工业利润率下降及其成因的实证分析中国经济论文.doc
- 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经济学理论论文.doc
- 工业规模结构的“二元”分化及治理对策 ——兼论国有企业摆脱困.doc
- 工业规模结构的“二元”分化及治理对策 —兼论国有企业摆脱困境.doc
- 工作演化唯物主义学说经济学理论论文.doc
- 浅谈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doc
- 浅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属性及完善思路.doc
- 1885年加拿大“西北平叛”中的军事法实践_行政法论文.doc
- 1912年至1949年我国司法界概况 _司法制度论文.doc
- 1948年《埃及民法典》-浴水中的婴儿(上)_民法论文.doc
- 1948年《埃及民法典》-浴水中的婴儿(下)_民法论文.doc
-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研究_国家法、宪法论文.doc
- 1993~2003年沈家本研究综述_法学理论论文.doc
- 1998和1999年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民法论文.doc
- 1998年《人权法案》及其对英国宪法的影响_国家法、宪法论文.doc
- 19世纪德国人格权理论之辩_民法论文.doc
- 2000年以来美国的死刑适用情况及其改革评介_刑法论文.doc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的临床诊治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景观设计概述》课件.ppt VIP
- 浙江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悬浮床渣油加氢工艺研究.docx VIP
- Unit 1 Letters in Our life(课件)教科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5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9人(第三批)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电子文件应用与管理技术要求》.doc
- 2024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