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_传热.ppt
第三章 传热 例: 在一双管程列管换热器中,壳方通入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的空气。110℃ 的饱和水蒸气冷凝成同温度的水,将空气由20℃ 加热至80℃ 。试计算: (1)换热器第一管程出口空气的温度; (2)第一管程内的传热量占总传热量的百分数。 解:(1) 对双管程传热 第一管程传热: 例:在一单程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原料油。温度为160℃的饱和蒸汽在壳程冷凝为同温度的水。原料油在管程湍流流动,并由20℃加热到106℃。列管换热器的管长为4m,内有Φ19mm×2mm的列管25根。若换热器的热负荷为125kw,蒸汽冷凝传热系数为7000w/(m2℃),油侧垢层热阻为0.0005 (m2 ℃) /w,管壁热阻和蒸汽侧垢热阻可忽略。试求: (1) 管内油侧对流传热系数; (2) 油的流速增加一倍,保持饱和蒸汽温度及油入口温度不变,假设油的物性不变,求油的出口温度; (3) 油的流速增加一倍,保持油进、出口温度不变,求饱和蒸汽的温度。 解: 则: (2)第一管程内传热量: 总传热量: 解得 T’=185.5 ℃ 四、传热面积的计算 1、总传热系数K为常数 (工程计算常用) Q=KSΔtm 2、总传热系数K为变数 (不常用) (1)K随温度呈线性变化时: (2)K随温度变化较大时: 或 ④ 冷凝壁面的影响: 如对于翅片管和螺旋管 δ↓,α↑;传热面积S↑,α↑ ⑤ 冷凝管的方位: 对于水平管:若冷凝液从上部各排管子流下,使下部排管液膜变厚, α↓;沿垂直方向排管数目↑, α↓。管束改为错列,或加除液挡板, α↑。 对于垂直管: 尺寸↑, δ ↑ , α↓。管外开槽, α↑。 ⑥ 流体的物性: (汽化热r、密度ρ、λ)↑,α↑;μ↓,α↑ 2 液体沸腾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2.1 液体沸腾的基本概念 液体的沸腾:当液体被加热时,液相内部产生气泡或气膜的过程。该过程既有导热过程又有对流传热过程。包括大容积沸腾、管内沸腾。 大容积沸腾:将加热壁面浸没在液体中,液体在壁面受热沸腾(池式沸腾) 。大容积沸腾时,液体中一方面存在着由温差引起的自然对流,另一方面又因气泡运动所导致的液体运动。 管 内 沸 腾:液体在管内流动时受热沸腾。管内沸腾时,管壁上所产生的汽泡被管内液体裹挟与其一起流动,管内造成了复杂的两相流动。这种沸腾的机理更为复杂。 2.2 液体沸腾曲线 大容积饱和液体沸腾的情况随温度差△t(壁温与液体饱和温度之差)而变,出现不同的沸腾状态。 1、 AB段:表面汽化:温度差△t 较小时,在加热表面的液体 内产生自然对流,仅在液体 表面发生蒸发,没有气泡逸 出,沸腾传热系数α和热通 量q都较低。 2、 BC段:核状沸腾: 当△t升 高时,加热表面的局部位置 产生气泡,气泡产生的速度 随△t上升而增加,由于气泡 的生成、脱离和上升,使液体剧烈扰动,因此,α和 q 急剧增大。 α 温度差Δt q A B C D α线 q 线 自然对流 核状沸腾 膜状沸腾 E 3、CD段:不稳定膜状沸腾或 部分核状沸腾:当 △t增大到某一定数值时,加热面上产生的汽泡大大增多,此时汽泡产生的速率大于脱离表面的速率。这样汽泡在脱离表面前连接起来,开始形成一层不稳定的汽膜,随时可能破裂变为大汽泡离开加热面。随着 △t的增大,汽泡趋于稳定,因气体的导热系数远小于液体的,所以传热系数反而下降。 4、DE段:当达到D点时,传热面几乎全部为气膜所覆盖,形成稳定的气膜,随△t增大,α不变,q又上升(因为壁温升高,辐射传热的影响增大。一般将CDE段称为膜状沸腾。 临界点△tc和qc :从核状沸腾变为膜状沸腾的转折点。临界点所对应的热流密度和温差称为临界热负荷qc 和临界温度△tc 。 由于核状沸腾传热系数较膜状沸腾的大,因此工业生产中一般总是设法控制在核状沸腾。 2.3 影响沸腾传热的因素 ①?温度差△t : △t是控制沸腾给热过程的重要参数,控制△t 不大于△tc , 使操作处于核状沸腾。在△t ≤ △tc 时, , △t↑,α↑。 ② 操作压强: 提高沸腾压强相当于提高液体的t s ↑ ,使液体的表面张力 σ和粘度μ均下降,有利于汽泡的生成和脱离,能强化沸 腾传热。在相同的 △t下,α和q都提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