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椎间盘造影术在椎间盘疾病中的应用_医学论文
椎间盘造影术在椎间盘疾病中的应用_医学论文
【摘要】 椎间盘造影术曾被认为是操作复杂、有创伤性和感染危险的侵入性检查手段,临床应用存有争议。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椎间盘造影术可以通过激发原有症状模式,根据注入对比剂数量、对比剂显影的范围判断纤维环撕裂程度,对椎间盘疾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有独特价值。本文试对椎间盘造影术的应用价值做一概述。
【关键词】 椎间盘造影术; 椎间盘疾病
随着我国居民平均寿命大幅提高,一些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已成为骨科常见疾病,对于椎间盘病变引起的下腰痛,随着磁共振成像(MRI)的运用,人类对其病因已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然而MRI还不能准确判断椎间盘髓核和纤维环的结构改变。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椎间盘造影术能显示髓核大小、形态及纤维环病理改变,如纤维环放射性撕裂、内环或外环破裂以及髓核碎裂等,从而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椎间盘疾病的直接依据。
1 椎间盘造影术定义
椎间盘造影术(discography) 又称髓核造影术,是在X线透视或CT扫描引导下将一定剂量的对比剂注入椎间盘髓核腔内,通过观察髓核和纤维环的形态大小,判断椎间盘的病理特点。椎间盘造影术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对判断引起疼痛的椎间盘的定位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1]。
2 椎间盘造影术发展历程
Schmorl于1929年首先将铅丹配成液体注入尸体的椎间盘,然后拍摄X线片,分别对正常和病变椎间盘进行了研究。Lindblom于1948年首先报道了椎间盘造影术,而Hirch第1个描述了疼痛复制现象。Holt于1969年对无症状的自愿者进行研究后,认为在无症状人群中椎间盘造影术的阳性率非常高,从而应用逐渐减少。然而Weinstein 等重复Holt 的研究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在无症状的愿受试者中椎间盘造影术的阳性率非常低,当应用合适的方法和技巧时椎间盘造影术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Gresham等在尸体标本的研究中注意到,14~34岁的人群中90%的椎间盘形态是正常的,而到了60岁,95%的椎间盘是异常的,从而认为,椎间盘造影术诊断腰痛的作用在年轻患者远大于老年患者。
国内研究相对较晚,吴祖尧等于1956年阐明了椎间盘病理演变与临床过程的对应关系和特点。认为椎间盘造影能直观反映椎间盘突出或纤维环的破裂,其诊断正确率为68.6%~91%;但也强调不可忽视其并发症,如穿刺可以损害正常韧带、纤维环或髓核,并且可能导致感染。
近年来,随着对椎间盘疾病的进一步认识, 并基于MRI和CT等影像学检查的一些局限性,且有学者致力于减少椎间盘造影术不良反应的研究,如改进椎间盘造影术操作技术和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等[1],人们逐渐重视椎间盘造影术在椎间盘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独特价值。
3 椎间盘造影术方法
3.1 术前镇静 造影前给予地西泮或苯巴比妥等镇静剂,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并配合操作。
3.2 体位及进针方法 不同部位的椎间盘在造影时,需要取不同的体位及进针方法。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椎间盘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以下3种。
3.2.1 颈部椎间盘 体位一般取仰卧位,头左侧卧位,肩部垫高使头部后仰,使椎间隙尽量张开,便于穿刺。颈椎间盘造影一般适用于颈2~胸1节段。进针通常选择右前侧路,操作者在病变椎间隙水平将气管和食管尽量推向左侧,并用示指在食管和胸锁乳突肌之间按压至椎体前缘,从而保护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等。在透视引导下移动穿刺针,直到针身与终板平行并处于椎间隙正中,穿刺至颈椎髓核[2]。
3.2.2 胸部椎间盘 体位一般俯卧位,胸部垫高,使椎间隙张开,便于穿刺。胸椎间盘造影穿刺前,先明确患者双侧症状孰轻孰重,选择症状较轻的一侧,然后在透视引导下从椎间隙的外侧、上关节突和肋椎关节之间穿刺至胸椎髓核[2]。
3.2.3 腰部椎间盘 体位一般取侧卧位,腰部垫一小枕,使椎间隙张开,便于穿刺。进针采取侧方入路:腰1~5 节段选择病变椎间隙后正中线旁开8~10 cm穿刺,针尖向内倾斜40°~60°向椎间盘方向穿剌;腰5~骶1 节段选择在间隙后正中线旁开5 cm左右,经腰5椎体下缘,针尖向内倾斜40°~50°并且向足侧倾斜20°~30°穿刺。透视下针尖位于椎间盘后1/2~1/3 的位置[2-3]。
3.3 注入对比剂 椎间盘进针定位确切后,注入非离子型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与碘油类和碘水类对比剂相比,具有稳定性好、生物学安全性高及吸收快等优点) 1~3 ml。而离子型对比剂因其渗透压高,引起的副作用大,已基本退出临床应用。
观察记录注射对比剂的量。Guyer等[4]认为当一个椎间隙被注入的对比剂量超过3 ml或者注射1 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树突状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程中的病理意义_医学论文.doc
- 树突状细胞疫苗对大鼠Walker-256肿瘤抑制作用_医学论文.doc
- 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体内外诱导特异性抗白血病免疫的实验研究_医学论文.doc
-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CTLs与CIK及LAK细胞对神经胶质瘤杀伤作用比较_医学论文.doc
- 树突细胞免疫对HPV感染阳性角朊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_医学论文.doc
- 树胶脂毒素对体外培养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影响_医学论文.doc
- 树脂吸附法分离苦瓜皂苷的工艺研究_药学论文.doc
- 树脂糖苷-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研究_药学论文.doc
- 树舌多糖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对EGFR表达的影响_药学论文.doc
- 核仁磷酸蛋白突变与血液肿瘤_医学论文.doc
- 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比分析_药学论文.doc
- 椎间盘镜系统手术围术期病人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的研究_药学论文.doc
- 楝科植物中两种杀虫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 _医学论文.doc
- 榄香烯乳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综合治疗中应用_医学论文.doc
- 榄香烯联合生物大分子合成抑制剂对Hca-F肝癌的作用_药学论文.doc
- 榆芨活肤液质量控制标准_医学论文.doc
- 榛花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_药学论文.doc
- 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_药学论文.doc
- 槐米固态发酵提高槲皮素含量的研究_药学论文.doc
- 槐耳浸膏对人肝癌高转移细胞系转移的抑制作用研究_医学论文.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苏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镇江市卷)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答案.pdf VIP
- 中核新能源人员行为安全“红黄线”管理办法(试行)培训考试试卷.docx
- 福建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平时作业答案.docx VIP
- DB63T 662-2023高寒草地施肥技术规范.docx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pptx VIP
- 平行线专项证明题.doc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整理和复习.pptx VIP
- 2024年外泌体市场需求分析.pdf VIP
- 防城港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pdf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提问题、补条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