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战2008高考作文系列讲座 怎样使高考作文“感情真挚” 怎样使高考作文“感情真挚” 1、方法指导 (1)有“我”——做一个现实生活的体验者。 重要的是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文章应该事真,情真,理真,否则,就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古人说:“读《出师表》而不痛哭的人不是忠臣,读《陈情表》而不流泪的人不是孝子。”就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自己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前者表达了诸葛亮知恩图报、尽心竭力的诚挚之情;后者表达了李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笃厚之情,强烈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共同的情感体验被唤起,这样就发生了情感共鸣。很难写出如此优美动人的文章来。对现代人来说,只有真实的表达才是健康的人格。 杜甫对诸葛亮十分景仰,写过不少专门颂扬诸葛亮的诗,其中的一首《蜀相》,更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思慕之情,尤其结尾那堪称千古绝唱的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把诗人对景仰者的极度的痛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泪满襟”的“英雄”是谁?回答不难,首先应该是诗人自己。同样,朱自清的《背影》写得感人至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真实地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真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深情。 亲情、友情、爱情、人情都是在点点滴滴的平常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正是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人小事,能让人深深领略生活的况味。有一篇无名作者写的《两根黄瓜》:一个贫寒的家庭中,小妹为了给病中的大哥改善伙食,种了几根黄瓜,后来黄瓜结成了,小妹却为守护黄瓜而被狂犬咬伤,大哥为了筹钱救妹而向医院出售了自己的鲜血……两根黄瓜,浸透了比血还浓的亲情,在作者淳朴的笔下娓娓道来,让人产生一种无法抑制的感动。 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感谢父母辛勤工作,感谢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理解……对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只要有一颗会感恩的心,你就能时时感念父母,就能明白父母心甘情愿不知劳苦地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有了一颗感动的心,你就会觉得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有意义的。 (2)有“物”——寻找感情的“承载物”。 抒情往往要借助于某一具体的事情、景物等作为“凭借物”“承载体”来抒发感情。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一词,虽不着一“情”字,然词情采毕出,情味无穷;辛弃疾“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一词,虽未言一“愁”字,然谁不知词人的满腹的“愁”滋味呢?李辛二词何以取得如此的艺术效果,一是情感使然,是情感的魅力所致。二是其情皆有恰当的承载物。 孟郊的《游子吟》,选择了母子别离前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针针线线中连缀着慈母的一片笃深之情。朱自清的《背影》更是把对父亲的挚爱之情都凝结在“背影”这个点上 ②借写景来抒情。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血不能流在外面,头破血流就不美了。所以“情”要隐,隐到不直说而别人也能感觉到,效果还会更好。借写景来抒情,关键是选择善于引发情的景物。我们来看巴金的《繁星》: 如今在海上每晚每晚我都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着天空。深蓝色的天空正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那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就像看见无数的萤虫在我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他们在眨眼,我仿佛听见他们在低声说话。这时候我真忘掉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下面我们看一篇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认知请不要屈从于感情亲疏》的开头和结尾: 一年的末梢,微风卷走了树梢上最后一枚黄叶,微凉的空气让我烦躁的心有所平缓。我久久地注视着远方,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我的心情如夕阳下的湖面,虽然看似平静但暗含着涟漪,而茫然的视线却如一只纤细的鸟儿掠过苍寒的水面,穿过呼啸的山风,不倦地飞着,不断地寻找着…… 我的思想活跃起来了,对着自己,对着太阳,我微笑了,而那释然的微笑足以抵御那秋凉了…… 知道我在寻找着什么吗? 我只是在寻找着理智和情感在对事物的认知和平衡点罢了。可是,真的太难了,我的父母所告诫的与我所接触所认识的人真的是同一个人吗?理智和情感的纠纷就像一张密密麻麻的网把我缚住,我挣脱不了却仍渴望找到解脱,我该怎么办呢? …… 微凉的风又拂过来了,我却感受到带来夏天遗漏的温度和慵懒的秋阳所给予的温度,让最初的心重归于欢快的律动,我找到了,找到了答案,理智应凌驾于情感之上,否则对事物的认识难免会偏差的。 评点本文写的是一个关于“我”的故事。构思颇具特色。以景物描写开头,烘托“我”的心情,接着以一个设问句引出一段回忆,讲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写“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最后又以景衬情,并以找到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