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叙文写作之基础知识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结合议论和抒情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写人的记叙文,叙事的记叙文,写景的记叙文,状物的记叙文。
记叙文的六要素
对于记叙文的阅读,可从六要素着手,有利于我们从复杂的情节中把握住故事的来龙去脉,理清文章的线索。
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般来说,每篇记叙文都应具备这六要素,并把它们交代清楚。
比如《倔强的小红军》:故事的时间是红军过草地时深秋的一天;地点是草地;人物是陈赓和一名小红军;事件的起因是因为在草地上行军非常的疲惫,并且常常要忍饥挨饿;经过是陈赓让只有十一二岁的一个小红军骑马追赶部队,小红军不肯,并要与陈赓的马比赛,而且在陈赓给小红军青稞面时仍然被拒绝;结果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红军在饥饿与疲惫中死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记叙文都会清楚地交待出六要素,其实记叙文的重点在于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它们是构成记叙文主要内容的主要因素。
有人认为此提法不妥,一般的记叙文中经常出现时间模糊、地点不明甚至不交代的情况。其实此处的“要素”是写记叙文时必备的,孩子从小写习作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至于现在文学的模糊性,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可是这些基本的文体知识还是需要严格掌握的。记事,主要是通过记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来表现某种思想感情。当然,任何事情,只不过它的侧重点不是表现人物,而是挖掘事件的意义。写记事类记叙文,应注意如下几方面问题:1、掌握记叙文六要素,把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写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一篇完整的记事的文章,应包括上述的六个方面的要素,缺一不可。2、掌握记事类记叙文的基本叙述方法。记事类文章采用最多的是顺序,即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来叙述。其次还有倒叙和插叙。倒叙即先写事情的结果,后写原因和经过;插叙是记叙一件事情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插入有关的情节,叙述完后再接着原来的事情记叙。3、掌握记叙文的人称方式。记叙文有三种人称方式,即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第三人称(他)。小学阶段较为常用的是第一人称,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第三人称也时常用到,但不如第一人称使用频率高。运用第一人称,可以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感受和认识,亲切自然。4、要选择最有意义的、最熟悉的事情来写。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世纪可以不写)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好结局大家千万要记住。文章要具体,主题才突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记叙文的写法1、时间2、地点3、人物4、事件与事件背景5、反映的道理(主题)6、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这些都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其中一点,就不是记叙文了。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4.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增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