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VIP

二十二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十二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

二十二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一、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科技战略的发展 (1)建国初: ①建立科研机构,1949年设立 中国科学院,郭沫若任院长。 ②制定中国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以发展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为重点。 (2)文革期间:中国的科研事业遭到严重破坏。 (3)文革之后 ①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召开,邓小平重申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②1985年,国家开始推行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③1995年,提出 “科教兴国” 战略。 2、重大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即 原子弹 导弹 和 人造卫星。 ①目的:打破美苏 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②成就:1964年,中国第一颗 原子弹 爆炸成功 1967年; 第一颗 氢弹 爆炸成功。 1964年,中国自行研制的 中进程导弹 试验成功 1970年 我国 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2)航天技术 ①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 发射成功。 ②1992年,中国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③2003年10月, 神舟5号 载人飞船 发射成功,杨利伟 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3)杂交水稻 ①研制:袁隆平 在1973年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2号, ②意义: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 吃饭 问题 ,而且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 饥饿 问题,被当做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为什么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 邓小平, 二靠 袁隆平。? (4)计算机技术: ①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技术。 ②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了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Ⅰ号”。 (5)生物技术 ① 1965年,人工合成 结晶牛胰岛素 ,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 ② 积极参与 人类基因 的研究。 ▲重大科技成就列表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与意义 1958年 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标志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7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70年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3年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1983年 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 标志着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003 10、15 自行研制的“神舟” 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杨利伟 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有何重大作用?(从促进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加强国防力量;解决饥饿问题等方面) ▲第一次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其主要特征是把水稻的高秆变矮秆,另外辅助于农药和农业机械,从而解决了19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问题。 ▲思考:简述现代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表现在 原子能技术 卫星通讯技术 运载火箭技术 计算机技术 生物科学 ) 二、“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1、背景 ①1956年,三大改造 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开始。 ②建国之初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 ③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需要调动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提出:1956年,毛泽东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3、内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艺术问题上 百花齐放,即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艺术可以自由发展; 在学术问题上 百家争鸣,即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意义: “双百”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4、成就: (1)科学技术领域:讨论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会议的成功召开。 (2)文学艺术领域:硕果累累。如 老舍 的话剧 《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青春之歌》和赵树理的长篇小说《三里湾》等。 5、“十年动乱”对文化艺术的摧残: 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艺术成就被一笔抹杀 ②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受到无情批判 ③无数优秀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 ④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戏曲电影中只有所谓“样板戏”一之独秀。(《红灯记》、《沙家浜》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