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教案示例之一.doc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教案示例之一
教案示例之一
北京市第178中学 任玉兰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及其传播;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北宋科学家沈括创“十二气历”,著科技著作《梦溪笔谈》;元朝天文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编制《授时历》;主持开凿《通惠河》。北宋建筑师李诫著《营造法式》。
2.要求学生认识:①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四大发明曾经造福于全人类,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②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天文、历法、建筑学上的成就,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先进地位。
3.培养学生的能力:讲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及其传播过程,培养学生分类概括史实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与传播,是本课重点。
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十二气历”《授时历》的内容,是本课难点。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师:前一时期,我们学习了隋唐文化,我们将要学习的宋元文化,是在隋唐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宋元时期,有哪些丰硕的科技成果?在文学史上,宋词、元曲又是如何的绚丽多彩?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提示。
生:(读第18课课文提示P123)
师:下面我们就首先看一看,宋元时期,中华民族是如何把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些伟大发明奉献给世界的。
2.导入新课
板书课文题目:第18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
3.讲授新课
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板书)
师:中国古代印刷术起源于印章和石刻。发展到隋唐时,出现了什么技术?
生:雕版印刷术。
师:何为雕版印刷?
生:(解释雕版印刷术)
师:雕版印刷术经过五代,到了两宋时期十分兴盛发达,人们印刷了大量精美的书籍,经书,佛教、道教经典,诗文等。不过,同学们有没有想过雕版印刷的缺陷和不足呢?
生:雕版印刷费时,费工,错了不易改正。
师: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术需要改进了。于是,此宋的时候,有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个人是谁呢?
生:(看书回答)北宋平民(“布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师:板书:1.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及其传播。
师:毕升是怎样发明活字印刷的呢?
生:(读课文P123—124小字)介绍发明过程。
师:(用自制的活字盘演示、制字、排版、印刷过程,比较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的不同,小结活字印刷的优点。)毕升制成陶活字后,排版时,先在一块铁板上涂上一层松香、蜡、纸、灰,用陶字排满铁框为一板,放在铁板上,用火加热,等到松香和蜡溶化后,活字的底部连成整体,再用木板将字面压平,这样就可以刷墨印刷了。毕升的活字印刷三个环节,制活字,排版,印刷,与雕版印刷比较有什么优点?
生:拆下的活字可以再用,经济。印刷、排版可同时进行,省时。发现了错处,还可改动。
师:可见,活字印刷,把印刷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毕升在印刷术上的贡献很大。不过,毕升发明的陶活字不易保存,所以北宋时活字印刷术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运用,而雕版印刷术仍很兴盛。直到元朝时,王祯发明了木活字,活字印刷术才得以广泛的推广运用。
师:请同学们看P124图:《木活字转轮排字盘》(照书上的小字讲解此图,也可让学生讲。)活字印刷发明以后,陆续传向朝鲜、日本、埃及、欧洲,特别是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印刷业的兴起,1450年德图人谷腾堡在迈恩兹开办印刷所,进行活字印刷,但他姗姗来迟,被北宋的毕升远远的甩在后面400多年。
师:宋元时期,另一辉煌的科技成果就是指南针的应用。
板书:2.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及指南针的传播。
师:说到指南针,先讲一个小小的故事。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附近修阿房宫,宫中有一座门是用磁石做成,如果有人身穿盔甲,暗藏兵器,入宫行刺,就会被磁石门吸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磁学知识。人们除了知道磁石吸铁,还知道磁石能够指示方向。早在旧中国时,人们利用这种特性,制成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司南。(请学生讲P125司南图)
生:司南是由一把光滑的磁勺和刻着方向的铜盘组成,磁勺的一头有一根长柄,略略翘起,另一头是光滑的圆底。用手转动勺子,当勺子停下来时,勺把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方。
师:不过,磁勺是用整块的天然磁石磨制而成,磁性较弱,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大。再之,在剧烈的震荡下,易碎。人们又不断地改进、研究,大约在北宋后期,人们发现,钢铁在磁石上磨过后,也能产生磁性,而且比较稳固。于是,人们学会了制造人工磁铁。又经过反复的实践,人们用人工磁铁。又经过反复的实践,人们用人工磁铁,磨制成薄薄的针,这就是指南针。将它放在罗盘上,制成了罗盘针。罗盘针用于航海事业,大大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有了罗盘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