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方医科大学
教 案
— 学年 季学期
所在单位 基 础 医 学 院
系、教研室 生理学
课程名称 生理学
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
职 称
教材名称 《生理学》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 生理学 课次编号 2 授课日期 授课年级 授课方式 理论课 授课内容 消化和吸收 第四节 学时数 2 教
学
目
的 掌握小肠内几种重要消化液的组成和作用,掌握小肠的特有运动形式及作用,了解小肠内消化的过程。
主要内容 含
重
点
、
难
点
胰液的分泌(重点、难点),胆汁的分泌与排出(重点),小肠液的分泌,小肠的运动
复
习
思
考
题 胰液中有哪些主要成分?各有什么作用?
小肠的特有运动形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胰液分泌的调节是怎样一个过程?
教
材 参
考
文
献 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2. Tortora GJ, Grabowski SR. Principles of anatomy and physiology 7rd ed,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New York, 1993
3. Vander, Sherman, Luciano. Human Physiology 8rd ed,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1
教
研
室
意
见
主任(教学组长):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
授课内容 方法、手段、时间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的分泌
(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嗅、pH7.8-8.4、等渗、1-2L/日
2、成分:
(1)HCO3-:
A.最高浓度140mmol/L,随分泌速度增加而增加;
B.作用:保护;保持pH环境
(2)胰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物为糊精、麦芽糖和麦芽寡糖
(3)胰脂肪酶:分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甘油一酯、甘油
胆固醇酯酶:胆固醇酯
磷脂酶A2:卵磷脂
(4)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以酶原形式分泌。胰蛋白酶原由肠致活酶、酸、胰蛋白酶激活;糜蛋白酶原由胰蛋白酶激活。分解蛋白质为月示和月东,联合作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
(5)其它酶类
羧基肽酶:多肽→氨基酸
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单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单核苷酸
(6)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防止胰酶过早激活。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1、神经调节
(1)迷走神经:
反射调节;
特点:作用于胰腺的腺泡细胞,胰液的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很少,酶含量高
(2)内脏大神经:
胆碱能纤维增加分泌,肾上腺能纤维减少血流
2、体液调节:
(1)促胰液素
A.分泌:小肠粘膜S细胞(主要存在于上段)
B.刺激物:盐酸、蛋白质分解产物和脂酸钠
C.作用:作用于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酶含量低
(2)胆囊收缩素
A.分泌:小肠粘膜的I细胞
B.刺激物: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盐酸、脂肪
C.作用:
胆囊收缩,排出胆汁;
促进胰液中各种酶的分泌;
促进胰组织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
(3)其他:促胃液素、血管活性肠肽等
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一)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1、物理性质:苦味、800-1000ml/日
肝胆汁:金黄色或橘棕色,pH7.4
胆囊胆汁:颜色更深,弱酸性,pH6.8
2、成分:胆盐(由胆汁酸和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形成)、胆色素(胆红素、胆绿质)、胆固醇;有一定比例
(二)胆汁的作用
1、作为乳化剂,减低脂肪表面张力,形成微滴,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2、形成微胶粒,与脂肪酸、甘油一酯等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吸收;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4、中和胃酸;
5、胆盐被吸收后,促进胆汁分泌
(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1、神经因素作用:较弱
2、体液因素的作用
(1)促胃液素
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和胆囊;
胃酸↑→促胰液素↑→肝胆汁↑
(2)促胰液素:作用于胆管系统,引起胆汁分泌量和HCO3-含量的增加,胆盐分泌并不增加
(3)缩胆囊素:胆囊收缩,Oddi括约肌松弛;刺激胆管上皮细胞,增加胆汁流量和HCO3-含量(作用弱)
(4)胆盐:肝肠循环,刺激肝胆汁分泌
三、小肠液的分泌
(一)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物理性质:弱碱性(pH7.6),等渗,1-3L/日
2、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