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闽西客家姓氏族谱与史料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闽西客家姓氏族谱与史料价值.doc

浅谈闽西客家姓氏族谱与史料价值 陈大富 (永定县图书馆,福建 永定 364100) [摘 要] 闽西是客家人的聚集和分散地,保存有大量的姓氏族谱,具有极高的收藏和利用价值。本文对闽西客家族谱作简要阐述的同时,重点对其史料价值作探讨。 [关键词] 客家族谱;概述;史料价值;体会 [分类号] G255 Shallowly discusses the West Fujian province Hakkas surname genealogy and the historical data value CHEN Da-fu (Yongding Library ,Yongding364100,China ) [Key words] West Fujian province is the guest gathers with the disperser place ,preserves has the massive surnames genealogy ,has the extremely high collection and the use value. This article makes the brief elaboration to the West Fujian province Hakkas genealogy at the same time ,key makes the discussion to its historical data value. [ Abatract ] Hakkas genealogy; Outline ; Historical data value;Experience 中华民族是由众多民族、民系组成的大家庭,姓氏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与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息息相关,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姓名一直是个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个最重要的识别标志。据史料记载,早在周朝就有记载一姓氏门第而编修的族谱,现在见到的经过后人编修的一本本族谱,不仅仅记载了一个姓氏宗族发展的生命轨迹,更涉及到多种学科。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中指出:“家谱是国家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如,民政、公安、邮电、人事、信息统计等有关部门也起着重大作用。”可见,族谱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就闽西客家族谱的概况及其史料价值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并谈一谈自己工作中的体会。 1 闽西客家族谱综述 中国的谱牒之学历史悠久,据专家论证,魏晋时期森严的门阀制度,促使修谱的兴盛,宋、明、清三代更是极盛一时。从闽西各公共图书馆收集的130多个姓氏上万册的客家族谱来看,很大一部分族谱是在明清两代编修的,数量之多,版本样式之纷繁,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客家人是中原汉民族南迁形成的一支民系,据“宁化县客家研究会”对宁化137个姓氏调查考证,可以证实客家的先民来自北方和中原地区。客家先民或避战乱、饥荒,或因职位升迁南迁的过程,中外众多学者的考证主要有6次、5次或3次大迁徙的说法,数次的大迁移形成了“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的局面。闽西的客家人主要由赣南迁入宁化石壁村再迁入闽西各县定居的,是时闽西多高山丛林,可耕土地少,因此后人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据《太平寰宇记》载,汀州地区山上居住有“山都木客”、“洞蛮”和“蛮僚”,这些土著人定居深山莽林间,是畲族的先民。客家人入迁后与当地土著居民混居一处,为了争夺生存空间,经常发生大大小小摩擦。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客家人唯有以血缘为纽带,增强自身家族的内聚力,逐渐形成了尊祖敬宗的共同心理,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体现在对编修族谱的高度重视上。族谱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目的是为了增强宗族的凝聚力。于是,修族谱成了加强血缘联系,巩固宗族制度的一个重要措施。许多客家人把编修族谱作为一项族规写进了族谱,有“三世不修谱为不孝”之说,以确保族谱续修不断。可见,闽西客家族谱既承传了中华民族“国有史,郡有志,族有牒,家有谱”的文化传统,同时又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的社会实践的产物。 闽西客家姓氏族谱种类繁多,显著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⑴ 体例完善,规模宏大。如,收藏于永定县图书馆的《同永胡氏家谱》,民国十三年编修,共三十九卷;藏于上杭图书馆的《罗氏大成族谱》(清版),多达九十七卷;至于五卷本、十卷本则比比皆是。近年新编修的《永定颍川陈氏族谱》、《永定赖氏族谱》、《永定苏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