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花溪城市湿地公园气生和亚气生藻类多样性分析.doc
花溪城市湿地公园气生和亚气生藻类多样性分析
摘要: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对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内气生、亚气生藻类种类分布进行调查,运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对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内气生、亚气生藻类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内约有气生藻类204种(包括变种、变型),隶属于5门7纲23目42科75属;亚气生藻类237种(包括变种、变型),隶属于4门6纲22目37科68属。气生藻类的h′、d、j平均分别为5.91、12.20、0.92,亚气生藻类平均分别为6.03、13.11、0.94。岩石表面以蓝藻为优势种群;树干表面和建筑物表面以绿藻为优势种群;土壤里以硅藻和黄藻为优势种群。
关键词:气生藻类;亚气生藻类;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花溪城市湿地公园
气生藻类为离开水的环境生活在空气中的藻类。但严格地说,完全离开水环境的藻类是非常稀少的,这里指的气生藻类,一般是生活在树干、树枝表面或生活在岩石、石块、人工建筑物表面和土壤表面的藻类,它们所需要的水分可从蒸汽或天空降雨中得到。在潮湿的土壤表面或有流水和渗透水的岩石表面还生长有许多被称为亚气生藻的藻类,气生藻和亚气生藻类在分类上是没有明显界限的,这里广义的气生、亚气生藻类包括了生活在上述环境中的一切藻类[1,2]。目前国内外对气生、亚气生藻类的研究较少,毕列爵等[3]1989年在湖北大学校园内首次采集和鉴定一批树皮藻类标本,在1990年冬到次年夏季再次采集和鉴定一批土壤表层、墙壁等处的藻类标本。1995年胡晓红等[4]、陈椽等[5]研究过贵州省云台山亚气生蓝藻植物。1973年folk等[6]详细研究了加勒比海卡伊曼岛上的喀斯特地貌,认为该岛上陆生蓝藻对碳酸盐岩进行钻孔而形成黑色、无定向、多孔蜂窝状的生物风化物,是形成高差达3 m石芽的原因,并且首次提出植物喀斯特。1975年golubic等[7]从生物学的角度综述了陆生蓝藻对碳酸盐岩的沉积和侵蚀的本能,认为碳酸钙的生物沉积和侵蚀作用取决于生物本身的特性及微环境条件的影响。这些研究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对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内气生、亚气生藻类种类分布进行调查,运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对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内气生、亚气生藻类进行多样性分析,以期明确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内气生、亚气生藻类种类分布和物种多样性。
1 研究区域概况
花溪位于距离贵阳市区17 km的花溪镇内,地处东经106°27′—106°52′,北纬26°11′—26°34′。花溪城市湿地公园东抵大将山脚,西邻花溪大道,南至洛平新区,北至贵阳市花溪区与小河区的边界,其范围包括十里河滩、花溪公园、洛平至平桥观光农业带,总面积为10.8 km2。
2 研究方法
2.1 室外样品的采集记录
花溪城市湿地公园跨度范围大,且受调查采样时间、人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故对整个城市湿地公园采取点、线、面结合,以5个典型区域(花溪大坝、平桥、牛角岛、董家堰、中曹司)为代表,在树木、岩石、土壤、建筑物等不同基质上对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内的气生、亚气生藻类进行广泛采集(图1)。详细记录包括标本编号、采集日期、生态条件、群落形态特征、颜色、气温和采集人等信息。藻类定性样品用小刀、镊子等采样工具,将石壁、树干、土壤等不同生境表面不同形态、不同颜色藻类群落划取,连同藻类着生基质一起保存在盛有固定液(v甲醛∶v丙三醇∶v水=1∶1∶8)的标本瓶中。定量样品主要是将藻类群落划取1 cm2,置于盛有30 ml固定液的标本瓶中,用0.1 ml计数框计数。
2.2 样品鉴定分析
2.2.1 藻类样品的定性分析 对采集回来的样品要进行微物片制作再进行分类鉴定,硅藻的标本依照文献[8]中的酸处理法进行处理后再制作微物片。微物片的制作方法(甘油封藏法)主要是配置封藏剂、分离藻类标本、封藏、密封[9]。依据文献[10,11]在室内对所采集样品中的藻类进行分类鉴定。
2.2.2 藻类样品的定量分析 依据陆生藻类研究方法,按照目镜视野法进行记数。记数结果按照n=(ava/acvs)×n计算。其中 n为每平方厘米中的陆生藻类数量(cells/cm2);a为记数框面积(mm2);ac为记数面积(mm2);vs为1 cm2藻类样品加入固定液后的体积(ml);va为记数框的体积(ml);n为记数所得藻类植物的数目[12]。
2.2.3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研究选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对藻类植物多样性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