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茄子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pdfVIP

海南茄子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茄子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pdf

植物保护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 20期 海南茄子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 爽 黄贵修 李博勋 孔祥义 (海南省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海南三亚 572000;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摘要 对海南发生的茄子棒孢霉叶斑病进行 了病原茵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根据该藕原茵的形态特征 、致病性及 rDNA—ITS序列测定 ,将 引起该病 害的病原茵鉴定为多主棒孢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 明:24-30℃、pH值 7-9和 完全光照为该病原 茵茵 落生长的最适条件 ,菌株在常用真茵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且影响不显著。病原茵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8℃,致死温度为55℃ 10min。 关键词 茄子棒孢霉叶王证病;多主棒孢霉;鉴定;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 Q9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0—0106—03 Pathogeny Identification and 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Eggplna tCorynespora LeafSpotin Halnan WANG Shuang HUANG Gui-xiu。 LIBo-xun KONG Xiang-yi (SanyaScienceandTechnologyAcademyforCropWinterMultiplicationinHainanProvince,SanyaHainan5720o0; EnvironmentandPlantProtectionInstitute,CATAS) Abstract ThepathogencausingEggplantCorynesporaleafspotinHainanawasidentifiedinthisstudy,andits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wasalso preliminarydetermined.ThepathogenofEggplantCorynesporaleafspotwasidenticatedasCorynesporacassiicola(Berk.&Curet.)Weibasedonits morophologh,pathogenicitynadtheannalysisofsequencesofribosomal rDNA-ITS.Theoptimum temperature,pH valueandlighttreatmentforthe mycellalgrowthofC.cassiicolawere24-30℃ ,7-9andfulllight,respectively.Themycelialcouldrgowthonthecommonfungalmedium ,nadtheeffect wasnotsignificant.Theoptimumandlethaltemperatureofrthesporeswere28oCand55℃ .respoctively. Keywords EggplantCorynesporaleafspot;Corynesporacassiicola;identification;biologicalchraacteristics 茄子棒孢霉叶斑病于 1991年在我国首次报道 。当时黄 1.2 试验方法 朝豪等调查发现该病在海南儋 ¨1地区零星发生 1【:2001年李 1.2.1 病原菌分离。参照 植《病研究方法》嗍,病原菌的分离 明远等报道了辽宁海城地区保护地茄子上发生棒孢霉叶斑 采用组织分离法 ,单孢纯化后在超纯水中保存备用。 病 ,指出该病对茄子产量造成较大 的影响,并鉴定引起该病 1.2.2 致病性鉴定。选取处于四叶期的紫长茄叶片,分别将 的病原菌为山扁豆生棒孢 C『orynesporacassiicola(Berk. 直径 9Bin的菌饼 (带有菌丝的一面)、同样大小 的PDA培 Curst.)Wei]t21;2011年高 苇

文档评论(0)

4ftg82g6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