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探讨.pdf
94 药物与人 2014年 1O月第10期 第27卷 总第322期 Mdiie p1eOt。ber2014Vo1ume27NO.10
极为严重 ,导致其治疗效果严重受到制约 ,难 以取得决定性进展u 。近年来 ,随着介 力 综合上述 ,对非小细胞肺癌采取射频消融和支气管灌注化疗进行治疗 ,其疗效显
入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 ,在 中晚期肺癌治疗 中,介入 治疗已经开始获得临床认 可,已 著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毒副作
经成为普及的治疗手段。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为临床普及技术 。肿瘤患者的局部受 用 ,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结局 ,两者结合 ,可起 到优 势互补的作 用,显著提 高疗效 ,可
药量显著较全身经脉给药量较大,因此 ,可取得最好 的临床疗效 ]。大部分肺癌患者 靠性强 ,能充分作用 于病灶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为老年患者 ,因身体 耐受力较差 ,必须酌情将所用药物剂量减少 ,从而提 高患者的耐 参考文献
受力 ,毒副作用 降低 ,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 [1]王银霞(综述),李宝生(审校).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预测及 预后指标
从多数学者的研究中显示4【],不管单独用药 ,还是联合行动脉灌注化疗 ,富血供 [J].中国肿瘤I临床 ,2014,(1):83—86.
肺癌患者治疗后所得效果 ,显著优于乏血供患者 ,中央型肺癌患者 的治疗效果显著优 [2]韩娜 ,张孟 贤,于世英等.贝伐单抗联合顺铂 /培 美曲塞治疗非鳞癌性 非小细胞肺
于周围型肺癌 。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射频消融技术与支气管动脉灌注术进行联合治 癌 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 研 究[J].华 中科技 大 学学报 (医学版),2013,42(5):588
疗 ,在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 中,取得显著效果 射频消融技术是一种微创治 591,604.
疗方式 ,在穿刺后 ,将电极在肿瘤靶 区中定位,经过将高频率射频波输出,让靶区的癌 [3]扬景魁 ,吕金爽,郑广钧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性 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近期
细胞能够经过振动摩擦,产生热量 ,提升局部温度 ,让肿瘤组织形成凝固性坏死,最终 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J].中国肿瘤临床 ,2014,(1):64~67
形成纤维组织 、液化灶 ,起到治疗效果。我国在上世纪末 开始使用射 频消融 ,将其应 [43王晓 晶,田金徽 。姜金等.质子治疗非小细胞肺 癌的系统评价EJ:J.中国组织工程研
用于肿瘤治疗中 国内学者 J,对 51例肺部恶性肿瘤使 用射频消融技术进行 治疗, 究 ,2012,16(2):325—330
经结果显示 ,其缓解率达 85.3 。本 次研究 中,对 3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射频 [5]何海浪 ,王谦 ,赵阳等.参附注射液联合含铂 一线化疗 方案治疗 非小细胞肺 癌的
消融治疗 ,可见其有 以下优势 :肿瘤 的局部控制效果较好 ;在同次治疗中,对多个肿瘤 Meta分析[J].中国实验 方剂学杂 志,2O13,19(14):331—339
灶起到治疗作用。副作用下,对患者造成的身体创伤较小 ,可提高患者 的局部耐受能
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一些生化指标
雷飞
(辽宁省新民市人民医院 辽宁 新民 110300)
【中圈分类号1R542.2 【文献标识码IB 【文章编号11002~3763(2014)10—0094—01
急性心肌梗塞(AM1)是』陆床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 ,也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五、脂肪酸结合蛋白
的疾病之一。大量的临床 实践发现 ,AMI患者 中约 i/4早期没有典 型的临床症状,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ac1d—bindingprotein,FABP)是一组重要 的细胞内脂肪
约55 没有特异 的心 电图改变 ,在这种情况 下,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 的检测在 诊断 酸载体蛋 白,在脂肪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其特 点在 AMI早期(通常在 发病 1.5小
AMI时尤为重要 ,这使得 血清生化标志物在 AMI的诊断 中居重要地位 。随着 医学 时)就有 升高 ,5~1o小时达到 峰值,24小 时回复正 常,是心肌缺血 的早期生化标 志
科学研究 的进展,心肌损伤的血液生化标志物 已从旱先 的以酶 活性为主的检测 发展 物。文献报道 ,AMI发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