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亚低温治疗进展.pdf
低温治疗进展
一、低温治疗的历史和发展
低温用于治疗最早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十八世纪早期,Larrey男爵观
察到低体温能减少伤兵的死亡[1]。早期由于使用低温过低(30℃或更低),并发
症较多(低血压、心律失常、凝血障碍等),效果不确定而使低温的研究和临床
应用受限[4]。20 世纪90 年代初期低温脑保护研究又重新成为热点, 实验研究
发现轻到中度低温(32-35℃)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同时由于降温程度不大副作用
明显减少[5], 此后轻到中度低温技术在神经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2001
年Clifton 等[6]报道的9 个医学中心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前瞻性研
究结果是:亚低温治疗不能显著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疗效仅能显著提高GCS
score.
2002 年新英格兰杂志N Engl J Med 同时发表了两项随机、前瞻性的临床研
究结果, 一项研究在5 个欧洲国家的9 个中心进行, 另一项在澳大利亚墨尔本
的4 家医院进行。结果轻度低温比常温明显提高医院外发生心脏停搏后昏迷患者
的生存率和神经系统的恢复[7,8]。进一步证明了亚低温治疗在高级生命支持中
的重要地位, 使亚低温治疗有了充分的临床证据。随后Resuscitation(2003,
2005) 相继发表了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 ILCOR) 高级生命支援特别小组的建
议,对发生于医院外心脏停搏的成年患者进行低温治疗, 体核温度应降至32
℃~34 ℃, 持续时间应为12~24 小时,扩大CPR低温治疗的临床适应症[9,10]。
并且得到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协调委员会的批准,为亚低温治疗临床应用的推
广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二、低温治疗目标温度的选择
国际医学界将机体低温分为轻度低温(mild hypothermia ,33~35 ℃) 、中
度低温(moderate hypothermia ,28~32 ℃) 、深度低温(profound
hypothermia ,17~27 ℃) 和超深度低温(ultra-profound hypothermia ,16
℃以下) 。1993 年江基尧等首先将轻、中度低温(28~35 ℃)称之为亚低温,
随后这一概念被国内所广泛引用[11]。
Rosomoff 和Holaday研究低温与脑保护的作用关系提示脑血流(CBF) 随着
体温下降1 ℃而减少6-7 % , 同时伴有脑氧代谢(CMRO2) 和颅内压( ICP) 的下
降。因此,传统的低温治疗观念认为低温的主要机制是因为低温导致代谢的抑制,
由此过分强调低温时要足够低, 并维持时间较长。但中度或深度低温存在着很多
的并发症:可导致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 可增加血液粘稠度, 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发生出血或梗塞; 引起全身免疫功能下降, 可加重或导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
出现。正因为这些限制了低温治疗的广泛临床应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脑低温的
保护效果并非与脑温呈线性关系, 轻度的低温可获得超出预料的脑保护作用。因
此,亚低温治疗成为现代低温治疗被普遍接受的的观点。国内外实验室和临床研
究证明33℃是缺血损伤保护效果最佳的温度[12,13]。目前,国际复苏联络委员
会( ILCOR)推荐临床低温治疗,中心体温维持32-34℃。
三、低温治疗的时间和治疗窗口
脑缺氧耐受的时限只有5分钟,因此多数研究者提倡尽早、尽快实施亚低温
治疗。ILCOR 声明中认为, 降温应尽可能在复苏后立即开始。但临床4-6 小时后
开始低温治疗也能获得显著的效果。亚低温治疗的持续时间亚低温疗法的应用时
间问题尚无统一的规定, 取决于患者的多方面因素, 比如脑水肿情况、脑损伤的
程度、颅内压增高的持续时间以及患者下丘脑损伤的程度等。有资料显示亚低温
处置达196 h是相对安全的, 多数报道认为亚低温疗法可采用2~14 d, 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而决定应用时间的长短。ILCOR 基于目前的证据, 提出对自主循环恢
复的心脏停博患者应进行12~24小时的持续亚低温治疗[14] 。临床资料表明持
续亚低温治疗48-72小时有较好的疗效。也可维持更长时间,应根据病情需要调
整。
四、低温治疗的并发症和监测
亚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装饰装修工程投标文件技术部分.docx VIP
- 初中七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件.pptx VIP
- 中华商业文化 课程标准.docx VIP
- 2025算法备案-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模板.docx VIP
- 三年级下册数学每日计算小纸条(含答案).pdf VIP
- T∕ZZB 1752-2020 热熔型压敏胶卷筒标签.docx VIP
-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docx VIP
- 关于《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的解析.pdf VIP
- GB_T 17888.4-2020机械安全 接近机械的固定设施 第 4 部分 固定式直梯.docx VIP
- 2023年5月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五级真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