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强激光产生超热电子及韧致辐射实验.pdf
维普资讯
核物理与等离子体物理 57
2—14 腔靶内激光弹道点观测技术
李三伟 黄翼翔 张文海 何颖玲 丁永坤 缪文勇 曹柱荣 丁耀南
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的基本前提是如何产生和控制高温黑腔辐射源,即通过高功率激光和高z元素
(Au,Pb)~U作的黑腔靶相互作用,建立合适的x光辐射场:辐射温度足够高,并具有特定空间分布和时间
波形,然后利用可控高温x光辐射源开展应用研究。为了防止辐射能量透过Au腔壁漏失掉,通常Au壁
足够厚,神光 II装置上典型黑腔Au壁厚度约25I.tm,以避免烧穿并同时兼顾制靶容易。
为了考察激光瞄准精度、靶放置调节精度 以及了解腔 内激光能量沉积位置,实验采用薄壁腔靶,腔 内
壁Au层厚度 0.5I.tm,为了支撑薄壁Au腔,在Au层外面镀一层 8I.tm厚的CH层,0.5I.tmAu层加 8I.tmCH
层允许 2keV 以上的X光透过腔壁逃出腔靶。实验中三倍频激光能量约 8x300J,波形为 2.4ns的方波,
激光离焦量 400 m(焦后注入)。利用狭缝加透射光栅加 X光 CCD探测系统从靶室正西水平面上沿薄壁腔
靶轴向观测x光能谱空间分布;利用狭缝加滤片加x光条纹相机从正西斜上45。方向观察薄壁腔靶轴向分
布的X光 2.5keV)发射区时间行为;两台针孔相机测量 8束激光焦斑处X光发光图像 ;一台分幅相机监
测激光焦斑处X光发射时间过程 。
针孔相机获得的薄壁腔靶x光成像时间积分图像见图 1,在针孔相机前面放置 1.5I.tmAI膜滤掉低能
X光信号,南北激光注入 口位置所测 X光信号为软X光,而透过腔壁测到的激光焦斑区X光信号主要为
大于2.5keV的x光,包括金的M 带。图 l(a)针孔相机位于正西偏上22.5。(与腔靶轴线夹角9O。),虚线框
为靶外形图;图l(b)为相机位于西偏北25。、偏上22.5。(与腔靶轴线夹角67.5。),虚线椭圆为腔内两环激光
弹道点分布图。从图1看出,在腔 内第一束激光弹道点和第三束激光弹道点基本重合,第五束激光弹道点
和第七束激光弹道点也基本重合,这表明腔轴中心线与南北激光轴中心线不重合,腔轴中心线偏高。从x
光条纹相机测得的结果得出激光焦斑区x光(2.5keV)发射持续时间约 1.4ns(FWHM),相对入射激光延迟
约 1.7ns后激光注入 口开始有较强的软X光发射,说明此时激光已不能有效注入黑腔。结合其他实验结果
表明:在长脉冲三倍频激光与腔靶耦合时,当黑腔内电子密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激光脉冲后沿沿光路方向
的能量衰减很快,同时焦斑移动,辐射场对称性变差:使用大腔可 以使激光有效地在黑腔壁处被吸收,但
黑腔辐射温度将显著降低;因此神光III长脉冲 3ns)实验不能采用真空Au腔,需要采取措施(如腔内填充
低z气体,或低 z泡沫)抑制腔壁高z等离子体的过快移动。
图 1 薄壁腔靶针孔图像
2—15 超强激光产生超热电子及韧致辐射实验
温贤伦 洪 伟 何颖玲 王 剑 唐翠明
为研究靶厚对超热电子发射的影响,并对韧致辐射能谱进行初步研究,实验在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
心的SILEX一1飞秒激光器上进行。典型的激光参数:波长800nlil,脉宽30fs,能量4J,光束 口径~160mm。
维普资讯
5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激光通过离轴抛物面镜(F/3)聚焦到靶面,焦斑 30 m,激光功率密度 8.5x10。W /cm 。Ta平面靶厚度为
6-2000pm。P极化激光沿23。入射,单发打靶。诊断仪器:硬 X射线谱仪,电子谱仪和角分布仪。
实验测得沿靶前法线方 向出射的超热电子能谱为明显的单温类麦克斯韦分布,电子温度 Th。=550keV。
根据共振吸收温度定标率 Th。=100x(I~2)“,,单位为 10。W /cm ,系数 0.426。由于预脉冲的存在,典型
的等离子体密度标长 L=IA-IOA。电子振幅 Xo。=eEdm。0)02~
0.35A。这并不符合真空加热机制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