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原纤维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竹原纤维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doc

竹原纤维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 发布于:2006-6-19 点击次数:160 ??? 陶丽珍1,蒋耀兴2,王明芳1 (1.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2.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竹原纤维的基本形态特征:同时对竹原纤维的力学性能特点作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竹原纤维;形态结构;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TSlO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65x(2006)03-0001-04 ?????? 竹子是一种常绿植物,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生长快、成材早、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在我国,我们的祖先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开始对竹子进行研究开发了[1]。近年来,通过科技人员的努力,竹子纤维已被成功地用于纺织行业,成为一种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又一种新型纺织材料。 ??? 以竹子为原料的竹纤维,包括用物理方法生产的竹原纤维[2]以及用化学方法生产的竹浆纤维[3]后者属再生纤维素纤维。本文所研究的是前者,即纯天然的竹纤维——竹原纤维。 1? 试样与试验方法 1.1试样 ??? 竹原纤维、苎麻纤维、棉纤维、粘胶纤维等。 1.2试验方法 1.2.1? 竹原纤维纵向、横截面形态特征测定 ??? 仪器:上海电光研究所生产的I)XS一10A型10万倍扫描电子显微镜[4]: ??? 测试条件:恒温20℃,湿度RH65%; 1.2.2竹原纤维的长度、细度测定 ??? 仪器:采用Y3ll型梳片式羊毛长度分析仪实际比较测量分析竹原纤维、苎麻纤维的长度分布特征。采用Y171纤维长度切断器、JN-A型精密扭力天平(称量10mg,分度值0.02mg)比较测定竹原纤维、苎麻纤维的细度。 ??? 测试条件:恒温20℃,湿度RH65%; 1.2.3竹原纤维的结晶度测定 ??? 仪器:日本理学2027型x衍射仪[3-7] ??? 测试条件:管电压为40kV,管电流为30mA,扫描速度为2°/min; 2试验结果 2.1竹原纤维纵向、横截面形态特征 ???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竹原纤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板,纵向(图1、图3、横截面(图2、图4) ??? 由图1和图3可知,竹原纤维的纵向表面有许多微细的凹槽,伴有少许裂纹,并且横向有明显的横节,没有天然转曲。正是因为这些凹槽和裂纹,使得竹纤维可以在瞬间吸收或蒸发水份,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 横截面的SEM结果显示(图2、图4),竹纤维的截面呈扁平的多边形,内有中腔,在中腔内分布有分裂状的丝状纤维,部分截面上有辐射状裂纹,这些中腔也使得竹纤维的吸湿、透湿性较好。 ??? 经过测量得到:竹原纤维纵面宽度在20~28t~m范围之间,横截面的长径在30.0~50.0μm范围之间,平均值为35.9μm;短径在11.3~20.Oμm范围之间,平均值为14.9μm;短径与长径之比在0.30~0.67范围之间,平均值为0.43。 ??? 由于竹原纤维的纵向和横截面的结构特征,可以迅速地吸收大量的水分、透过大量的气体,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性和透气性,因此专家称之为具有“呼吸功能”的纤维[3]。 2.2竹原纤维的长度、细度特征 2.2.1竹原纤维的长度 ??? 测试结果如表1和图5所示。 表1? 竹原纤维与苎麻纤维的长度特征指标 ??? 由表l和图5可以看出:竹原纤维的长度分布范围为15.0~215mm,重量加权主体长度为60.1mm,短纤维率为4.9%,长度变异系数为46.2%。苎麻纤维的长度分布为15.0~255mm,重量加权主体长度为69.5mm,短纤维率为2.5%,长度变异系数为42.7%。从以上实验数据可知,竹原纤维的长度比苎麻纤维略短,长度整齐度稍差。 同时图5显示,竹原纤维和苎麻的长度一重量分布状态是相似的,说明竹原纤维与苎麻纤维的长度、细度指标非常接近,所以在苎麻纺设备上加工竹原纤维是可行的,而且苎麻纱的纺纱工艺的配置对竹原纤维的纺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2.2竹原纤维的细度 ??? 试验结果(表2)表明: ??? a)竹原纤维的平均细度为1734Nm,即5.8dtex,与苎麻纤维的细度相似(纺织厂用的苎麻纤维,一般为5dtex左右,)比棉、羊毛等其他天然纤维粗。株洲雪松麻业有限责任公司已经用这种竹原纤维生产出24Nm、36Nm、51Nm纯纺竹原纱和51Nm竹/棉、51Nm竹/竹粘、51Nm竹/天丝、68Nm竹/棉混纺纱和其他规格纱线[3]。 ??? b)竹原纤维的细度较粗,与棉纤维细度相差太大,因此混纺中各工序需要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例如梳棉是竹纤维混合均匀的关键工序,采用低速度,优选各梳理隔距等,将减少对纤维的损伤并且保证混合的均匀性;细纱工序,由于竹纤维与棉纤维之间的差异较大,导致纤维之间的抱合能力差,采用较高的捻系数可以保证纺纱过程的顺利进行,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