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法 国 法
内容提要
法国以其绵延千余载的法律演进史,逐渐形成以公法与私法划分为基础的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法典化体系,给欧陆国家的法律传统以深刻影响,因而成为大陆法系的发祥地。通过对法国法演进历程、法律渊源、各项法律制度、法律原则及特征的学习,既可从整体上把握法国法律文化的独特性,亦可从中窥知大陆法系的共同传统。
关键词
法国封建法 拿破仑全面立法 法国行政法 法国民法典 法国法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法国法的形成与发展
一、 封建法兰西王国时期的法律
法兰克王国的查理曼死后,根据公元843年的《凡尔登条约》,其三个孙子将王国一分为三。一个获西部(即今法兰西);一个获东部(即今德意志);一个获南部(即今意大利)以及从北海至意大利间的楔形地带,该地带日后屡为法、德争执之地。
法兰西王国依然承袭法兰克王国的法律渊源,即日耳曼法、罗马法、教会法和王室法令。在诸因素相互作用之下构成复合型法文化。综观法兰西王国千年法制史,以地理(卢瓦尔河)为界,分南北法区。南为罗马法区,北为习惯法区。两者各占法国疆域2/5和3/5比例。以时间为界,分三个时期:封建割据时期(公元9—12世纪),习惯法为主,法源颇为分散;等级代表君主制时期(公元12—16世纪),罗马法影响渐大,王室法令地位上升,教会法作用先扬后抑;君主专制时期(公元16—18世纪),王室法令凌驾于其他法源之上,大有一统天下之势。以僧俗标准划分,依中世纪西欧二元对立的政治格局,所谓“上帝管天国,恺撒管人间”。教会法与世俗法各行其道,但因教权与皇权的势力消长而彼此时有僭越。
其实,罗马法区与习惯法区也并非泾渭分明。南部不乏日耳曼因素浓重的习惯法,北部在习惯法未涉及处,亦采罗马法补其不足。伴随12世纪《国法大全》的被发现,罗马法影响自南往北缓慢推进,习惯法渐为罗马法所改造。承认罗马法的方式,南北各有不同。南部是因罗马法已成地方习惯的缘故。而在北方,是基于其内在性质,作为“成文理性”来采用。罗马法与习惯法间的差异,亦因教会法之影响而缩小。最后,实务法律家阶层与国王结盟,折中习惯法与罗马法,调和教会法与世俗法,以法典形式颁布系列王室法令,使法国法由南北对峙、僧俗相争局面,趋于统一化、民族化、系统化,为大陆法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公元9—11世纪,法国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大小封建主分为领主与附庸,形成保护与效忠关系。附庸又是另一附庸的领主,以此类推,形成一连串等级关系。在法律上,他们不能平等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农民亦由农奴(塞尔夫)和依附农民(维兰)构成,彼此间法律地位各有不同。但在中世纪末,均转变为自由农民。12世纪后,迅速发展中的法国城市通过“特许状”获准自治。
(一)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权具有等级结构特征。从国王和大领主处取得封地的附庸,只有土地占有、使用和收益权而无处分权。且所有土地上,都是数人同时拥有同一块地的附义务的占有权。因此,无限私有制是不存在的。自由农民耕种领主份地,应向领主缴纳固定地租,为其服劳役。而农奴则全无土地所有权。
(二) 债权制度
封建制初期,债法仍不发达。中后期商品经济日趋繁荣,契约形式相应增多。订约形式是罗马式的,订约原则是教会式的(包括诚信原则)。14世纪以后,合意原则取代形式主义成为契约生效条件。
(三) 商法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港口城市由商人自设法庭,会同审判,以处理商人纠纷,逐渐形成早期商法。12世纪出现著名的海事判例集《奥列隆海法》。国王政府设编纂委员会,制定《商事法令集》(1673年)和《海事法令集》(1681年),对日后的《拿破仑法典》有一定影响。
(四) 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
婚姻方面,法兰西王国婚姻方式仍带有买卖婚姻性质。11世纪末叶以后,教会婚姻法渐居支配地位,遂倡导由配偶双方自愿同意原则。当时存在宗教婚与法律婚两种制度,可由当事人自行选择。教会法视婚姻为“神圣契约”,故禁止离婚。家庭方面,仍采家长制。子女受父亲监护,没有独立财产。继承方面,实行长子继承制。土地多由长子继承,其他子女仅能继承动产。受罗马法影响的南部,则盛行遗嘱继承。
(五) 刑法制度
王国早期,仍将犯罪视同侵权行为,或报复,或罚金。后将其视为破坏社会秩序行为,改由国家制裁。君主专制时期盛行“密封信令”,取得此一盖有御玺之密封空白逮捕令者,可任意罗织罪名,构陷他人下狱。此信令亦可高价出售,以应图谋复仇者之需。获此信令之达官显要,纵有滔天重罪,亦可赦免。该时期刑法体现报应主义和恐吓主义特征,刑罚残酷,对国事罪和宗教罪惩处尤烈。
(六) 司法制度
王国同时并存四种法院,即领主法院、国王法院、教会法院和城市法院,此外还有商人法庭。13世纪,路易九世实行改革,扩大国王法院的司法管辖权。此后其他法院权力均遭削弱。巴黎于此时建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