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涂料涂装工艺-第四章 醇酸树脂
第四章 醇酸树脂 醇酸树脂是重要的涂料用树脂,由多元醇、多元酸、一元酸缩聚而成的线性树脂。由于技术、经济上无可比拟的优势,制造工艺简单,原料易得,综合性能好,经过改性新品种不断增加,使之永葆青春,占合成树脂总量的一半。 4.1 醇酸树脂原料 4.1.1 植物油和一元酸 植物油: (100g油吸收的碘的质量 g ) 1、干性油:桐油、梓油、脱水蓖麻油、亚麻仁油、苏籽油、大麻油。 2、半干性油:豆油、葵花籽油。 3、不干性油:棉子油、蓖麻油、椰子油。 油类对醇酸树脂性能的影响 一元酸 十二烷酸(月桂酸)C11H23COOH 十四烷酸(豆蔻酸)C13H27COOH 十六烷酸(棕榈酸)C15H31COOH 十八烷酸(硬脂酸)C17H35COOH 二十烷酸(花生酸)C19H39COOH 十八碳烯(9)酸(油酸)C17H33COOH 十八碳烯二(9,12)酸(亚油酸)C17H33COOH 妥尔油:松木造纸时废液提取的油。苯甲酸 4.1.2 多元醇 多元醇 多元醇性质 多元酸 4.2 醇酸树脂制造 植物油醇解 4.2.1 油度 1、定义 醇酸树脂组分中油所占的百分数称为油度(OL)。 醇酸树脂按油度多少分为:短、中、长三种油度。短油度34~45%; 中油度46~60% ;长油度61~70% 。 4.2.2油度与醇酸树脂性能关系 4.2.3 醇酸树脂合成工艺 脂肪酸法 醇解法 4.2.4典型配方举例 4.2.5 配方计算 凝胶点计算 凝胶点统计研究方法——汤心颐和公式 Flory统计方法比较复杂 Stockmayer对此进行简化 唐敖庆用动力学方法进一步简化 汤心颐和采用几率法进一步简化使之实用。( 《涂料应用科学与工艺学》 p59) 案例 树脂中的酯含量: 3 mol邻苯二甲酸酐 3×148 444 2 mol甘油 2×92 184 生成水3 mol 3×18 54 生成树脂 444+184-54 574 邻苯二甲酸酐 0.775 77.5% 案例 3mol脂肪酸 3×280 840 1mol甘油 1×92 92 生成水3 mol 3×18 54 生成油 840+92-54 878 油中脂肪酸含量 0.96 96% 5 mol邻苯二甲酸酐 4mol甘油 2mol脂肪酸 生成的树脂:邻苯二甲酸酐 48%、脂肪酸36.3% 邻苯二甲酸酯62.0% 4.2.6 配方解析 生产工艺 在反应釜中加入植物油、多元醇,开动搅拌升温到120℃,停止搅拌加入催化剂(PbO或者LiOH 0.5% ,再开搅拌升温到230℃~ 240℃保温0.5h,取样测醇容忍度,达到终点降温到200℃,慢慢加入苯酐,加完苯酐后加回流二甲苯,慢慢开启搅拌,并且加入少量硅油,使反应进行到终点。 (二甲苯3% bp251℃ 4% bp 246~251℃ 7% bp 204~210℃ 实验室反应装置 醇解反应影响因素 反应温度:在催化剂存在下一般为200~250℃,温度升高速度加快颜色加深。 反应时间:时间延长甘油一酯含量增加,达到平衡后保持一段时间,一酯缓慢下降 通CO2气:不通气颜色会加深,醇解时间延长。 油中杂质:蛋白、磷脂、酸会影响醇解。 不饱和度:不饱和度增加醇解速度增快,深度增加。 醇解终点控制 采用高碘酸法、色谱法。 工业上采用醇容忍度法:油脂是非极性的不溶于极性的醇,当醇解时,产生极性的二酯、一酯,与醇的混溶度逐渐增大。 取1ml醇解物于试管,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浓度的乙醇进行滴定,开始变浑浊为终点。 一酯含量与甲醇容忍度的关系 4.2.7 醇酸树脂特点 价格低;表面张力低,很少缩边、缩孔颜料易分散不絮凝;可以气干避免加入固化剂产生潜在固化毒性。 保色性差;难达到高固含量;烘烤时产生污染;耐碱性差(有酯存在)。 4.3 醇酸树脂改性 4.3.1 物理改性 硝基纤维素改性:适用不干性油或者干性油的短、中油度醇酸树脂,改进干率、硬度、耐化学品性、耐溶剂性。 橡胶及其衍生物:自干型中长油度醇酸,改进干率、柔韧性、硬度、耐磨性、防火和耐水性。抗划伤和绝缘性。 聚碳酸酯。改进干率、柔韧性、硬度、耐化学药品、抗划伤和绝缘性。 4.3.2 化学改性 聚氨酯改性(羟基) 丙烯酸改性(羟基、羧基、环氧基) 物理共混;通过双键共聚;利用基团之间反应;丙烯酸微胶改性 有机硅改性(羟基) 环氧改性 环氧树脂改性;引入环氧基团;双酚A改性。 4.3.2 化学改性 聚苯乙二醇改性 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改性 有机铝改性(松香酸铝、支链酸铝) 叔碳酸缩水甘油酯改性 苯乙烯改性 植物油苯乙烯化 酚醛树脂改性 4.3.3 聚氨酯改性 聚氨酯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