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今年1月份我国汽车进口量大幅增加.doc
今年1月份我国汽车进口量大幅增加
国外新能源车加快进入我国应予关注
(进出口监测预警专题)
据海关统计,今年1月份,我国进口汽车11.1万辆,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57.4%;价值304.6亿元,增长61.4%;平均价格为每辆27.5万元,上涨2.5%(下图)。
一、今年1月份我国汽车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一般贸易占据绝对主导,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方式进口成倍增加。1月份,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汽车10.4万辆,增加55.1%,占同期汽车进口量的93.6%。同期,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方式进口0.7万辆,激增1倍。
(二)欧盟为最大进口来源地,自美国和日本进口增加迅猛。1月份,我国自欧盟进口汽车5.3万辆,增加62.2%,占同期我国汽车进口总量的47.8%。同期,自美国和日本分别进口2.6和2万辆,分别增加72.7%和78.9%。此外,自韩国进口0.6万辆,减少10.4%。
(三)外商投资企业比重上升,国有企业进口增速较缓。1月份,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汽车8.5万辆,增加64.9%,占我国汽车进口总量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73.3%提高至76.8%。同期,国有企业进口1.5万辆,增加21.6%;民营企业进口1万辆,增加67.4%。
(四)中等排量和大排量乘用车进口增加,小排量乘用车进口减少。1月份,我国进口排量在1.5升-3升的中等排量乘用车(包括小轿车、小客车和越野车,下同)9.3万辆,增加66%,占我国汽车进口总量的84.2%。同期,进口排量在3升以上的大排量乘用车1.4万辆,增加51.1%;进口排量1.5升及以下的小排量乘用车0.2万辆,减少25.3%。
二、今年1月份我国汽车进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一)国内车市销售连续刷新纪录,对进口车的需求强劲。一方面,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信心稳定,汽车消费不断升级;另一方面,在居民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国内能源、交通和空气质量压力不断增大,预计更多城市将实行汽车限购,部分消费者提前消费,天津限购令发布到实施的不到1天时间里,天津各品牌4S店实现了平常1-3个月的销量;以上因素叠加导致我国汽车销售旺盛,对进口车的需求也维持高位。今年1月份,我国汽车销量为188.2万辆,增加10.1%,再度刷新了国内汽车月度销售纪录,进口车增长具有良好市场基础。
(二)跨国车企加大对中国市场投入力度,推动汽车进口量增加。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跨国车企销量和利润来源的重要支撑。以大众集团为例,今年1月份,大众乘用车品牌全球销量同比增长近5%,在华销量提升约14%,中国市场对大众品牌的销量贡献占全球的51.9%。因而,越来越多的国外车企将中国作为重点目标市场,加大市场深耕力度,推动汽车进口量快速增加。
(三)国内抵制日货情绪有所减缓,自日汽车进口恢复增长。由于购岛闹剧对日货在华销售造成巨大负面影响,2012年下半年日系汽车在我国销量大幅下滑。但2013年以来,日系车企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在推出新车型、日元贬值以及中国消费者对日系车抵触情绪减缓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销量逐渐恢复。今年1月份,我国自日本进口汽车2万辆,增加78.9%,对同期我国汽车进口量增加的贡献率达到21.8%。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电动汽车界巨头特斯拉等加紧布局我国市场,国内新能源车发展缓慢。今年1月23日,备受瞩目的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在其网站宣布了在中国售价,标志着该品牌即将进入中国市场。此外,宝马的纯电动车I3已实现了中国和欧洲等地同步上市。相比之下,我国自主品牌车企的新能源成绩单却不尽如人意,月销量为个位数的情况比比皆是,车企开发新能源车型的热情不高,推广费用更寥寥无几。如,2013年比亚迪的明星车型F3DM销量从2012年的1200辆下滑至1005辆;长安汽车的CX30纯电动车2013年全年销量仅100辆;在传统车热销时,电动车生产“让路”,荣威E50纯电动车2013年销量仅406辆,与市场预期的1000辆相去甚远。特斯拉等国际品牌入华后,将占据我国电动汽车市场更多份额,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发展方面的压力也将与日俱增。
(二)进口车在国内市场暴利销售,我国消费者权益未得到应有保障。实行品牌销售管理以来,跨国车企主导了我国汽车进口。今年1月份,外商投资企业占我国汽车进口总量的近8成。凭借强势垄断地位以及成熟的营销经验,进口车在国内外市场售价实行“双轨制”。如路虎揽胜5.0升V8 S/C Vogue SE汽油版在美国售价9.9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1.442万元),在中国的市场指导价达243.8万元利润是在美国或欧洲的倍数据,捷豹路虎公司批发一辆揽胜给经销商,仅这个环节就获利75.1万元。 《人民日报》:《汽车限购城市恐增多》,2014年1月27日。
中国汽车消费网2014年1月销量出炉 持续增长再创新纪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