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6.1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 6.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政治保证 6.3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 6.1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史上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 6.1.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终结于19世纪30-40年代,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其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对涉及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莫尔、闵采尔等。 第二个阶段: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其主要特点是: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进行论述;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摩莱里、巴贝夫为代表。 第三个阶段: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 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理论上的特点: (一)它是在西欧主要国家资本主义纷纷确立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种学说,因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才有可能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刻的观察和披露,抨击资本主义的全部基础,把他们批判的矛头明确指向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而在他们之前的空想家们,或多或少总是把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混同起来,笼统地批判不平等现象。 (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他们有比前辈更为明确的指导思想,思想体系中有更多的合理成分,特别是克服了16-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要求历史车轮倒转的倾向,纠正了他们的前辈美化原始社会、幻想回到原始共产主义所谓“黄金时代”的错误观点,抛弃了粗鄙的禁欲主义和平均主义,把自己理想的未来社会同 现代机器大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联系起来,用时代精神改造了以往的空想思想。 (三)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突出地提出了实现理想社会的问题。但是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处在上升时期,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才刚刚暴露,所以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 三、正确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消极意义: 空想社会主义是历史上进步的思想体系,但不是科学的体系。 它在理论上的缺陷是从唯心主义历史观出发,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而是主观臆断地摒弃这个制度; 他们不是把未来的新社会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看成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 他们找不到实现社会变革的阶级力量,其理想只能是空想。 积极意义: 它不仅预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孕育着一种否定的因素,说明这种制度在其发展进程中必然为一种更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而且还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思想材料。 正如恩格斯所说,科学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取得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四、19世纪4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的必然性: (1)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激化,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客观的必然性; (2)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科学社会主产生的政治条件; (3)人类精神的发展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除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之外的丰富思想资料; (4)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决定性条件。(两个转变:唯心主义-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社会主义)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自己争取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揭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的进程。 6.1.2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马恩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中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应当首先在资本主义制度最发达、社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发生,而且是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德国、法国同时发生。 但是革命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革命反而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胜利。 列宁“一国胜利论” 列宁在分析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呼吸衰竭ppt(共40张PPT).pptx VIP
- 7.1《风景谈》课件(共4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QXT3传感器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病理科医疗质量自查表.docx VIP
- 菲亚特博悦说明书.docx VIP
- 2014-6-30电力变电站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围墙、防火墙.pdf VIP
- 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VIP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教学大纲.docx VIP
- 2025青海公司所属华电(格尔木)能源有限公司面向华电系统内外招聘18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