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农业姚秀娟.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耕细作农业姚秀娟,精耕细作,精耕细作的含义,精耕细作同义词,精耕细作的表现,精耕天下,通路精耕,商圈精耕,康师傅通路精耕,楼盘精耕

历史知识 刀耕火种 所谓“刀耕火种”就是在初春时期,先将山间树木砍倒,然后在春雨来临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烧光,用作肥料,第二天乘土热下种,以后不做任何田间管理就等收获了。一般是二,三年之后,土肥就已枯竭,就不能再种植了,而不得不另行开辟。原始的刀耕火种与之相类似,只不过工具更为简陋一些。据考古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原始农业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刀、石斧之类,这些都是用来砍伐树木的。 (北京文综14)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翻车的演变,这个过程体现了( ) 图1 图2 图3 A.经济形态的变革 B.耕作方式的变化 C.工具材质的革新 D.灌溉动力的改变 重点解读:经营方式:小农经济 材料一:课本第5页倒数第二段 材料二:课本第5页文本框 材料三:课本第5页最后一段 材料四:课本第6页“阅读与思考”材料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小农经济产生的时间、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 3、依据上述材料评价小农经济。 出现原因:1、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2、私有土地的出现 重难点突破 探究二:小农经济 材料二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特征:铁犁牛耕,精耕细作,自给自足,受制于自然环境,较脆弱; 因素:生产工具;自然灾害;政府政策;农民的辛勤劳动等 材料三 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 3 据材料三,说明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 材料四 中国掌握了某些基本的生活艺术时,西方仍然对此浑然不知。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打破这种平衡的是大工业的兴起…… ——H. R.托尼《中国的土地和劳工》 (4)材料中“经济体制”指什么?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种“经济体制”的弱点。 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物质基础, 中央集权制是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 易满足,不革新技术,具有落后性,成为近代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农业起源 农业发展 产生: 地域: 产业结构: 耕作方式: 原始农业 工具、技术进步 水利设施完善 经营方式改变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商周时期:石器耒耕 春秋战国后:铁犁牛耕 灌溉工具: 耕作 方式 改变 治水: 灌溉: 防洪: 千耦其耘(集体耕作) 个体农耕 (小农经济) 精耕 细作 农业 生产 模式 形成 时间、原因、特点、评价 、 春节中你记忆较深(或感兴趣)的与农业密切相关的春联或谚语 精耕细作丰收岁 勤俭持家有余年 百业兴旺日 五谷丰登时 人勤三春早 地肥五谷丰 * 第4课 手工业 第1、2课 农业 第5课 商业与城市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一主题: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一关系:农业是根本、手工业、商业是补充 第6课 近代前夜(明清)的发展 与迟滞 第一单元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精耕细作: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谚语 一分水一分粮 人怕老来穷, 谷怕秋后旱 地不上粪苗不长 人治水水利人 ,人不治水水害人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粪是农家宝,庄稼离它长不好。 种子隔年留,播种时节不用愁。 五谷: 黍 稷 粟 麦 豆 麻 稻 通常指黍、稷、麦、稻、豆 不同说法 六畜: 猪 马 牛 羊 鸡 狗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 对联赏析——农业的产业结构特点 6000年前的炭化稻谷 先人制作的可爱陶猪 石犁 石锄 铁制农具 汉代耕作画像石 动力:春秋后期  牛耕 右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 A、春秋时期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的青铜酒器 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活化 D

文档评论(0)

good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