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生产中熟料溶出二次反应与高浓度粗液制备技术.pdf

氧化铝生产中熟料溶出二次反应与高浓度粗液制备技术.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摘要 氧化铝是世界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2007 年我国氧化铝产量已近2000万吨,成为仅次于钢铁产量的特大型冶炼行业。我 国铝土矿大多属高铝、高硅、低铁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铝硅比为4-7之间, 因此我国氧化铝企业大多采用烧结法或拜尔一烧结联合法生产氧化铝。目前,虽 然一些氧化铝生产强化技术不断涌现,但是烧结法生产氧化铝中能耗高、成本 高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严重制约了烧结法生产氧化铝企业的经济效 益。提高湿法系统中氧化铝浓度,是降低烧结法生产氧化铝能耗的一条重要技 术路线,其关键是熟料的高浓度溶出与固液分离过程,而这两者的难点在于熟 料高浓度溶出过程二次反应的控制和适宜絮凝剂的确定。因此,对熟料高浓度 溶出与溶出后浆液的快速分离工艺以及相关过程的机理进行研究,对提高烧结 法氧化铝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就以下一些方面进行了 系统研究: 1.熟料溶出过程相关反应的热力学 对熟料溶出过程相关的各种反应进行了详尽的归纳,并就其热力学性质进 了各种二次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明确了不同类型的硅酸钙在铝酸钠溶液中的稳 化石榴石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和分析,得出 硅酸钙在溶出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水化反应、硅酸钙水化物与铝酸钠溶液 各成分之间的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原硅酸钙最有可能水 化成2CaO·Si021.1 这些结果为熟料溶出工艺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2.熟料溶出过程二次反应的动力学 熟料溶出过程二次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动力学过程的特征, 各实验条件下的动力学数据进行处理后可获得两个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分别为: 1一孕_(1训;:K(马孵[Nc]0.26e(-掣’以 J , L』V七J 二孕吨(马oo:孵吲oo,P(-华) az ,’ L』V女J 通过动力学方程,可以认为熟料溶出过程,因二次反应而导致Si02进入铝酸钠 溶液和造成A1203损失的原因主要是NaAI(OH)4与硅酸钙作用的结果。 3.硅酸钙在不同碱性溶液中的行为 为了更进一步探讨二次反应的机理,对硅酸钙在不同碱性溶液中的反应行 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硅酸钙在NaOH溶液中反应 最弱,在Na2C03溶液中反应最强,而在铝酸钠溶液中的稳定性介于二者之间, 这与热力学分析结果相吻合;在铝酸钠溶液体系中,时间的延长、温度的提高 都会使得硅酸钙的分解加剧,而碳酸钠对硅酸钙分解的影响远比在纯Na2C03 高温型物质,其结构具有热力学不稳定性,同时该物质中钙离子具有不规则配 要比2CaO·Si02稳定。 4.熟料高浓度溶出工艺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工业熟料高浓度溶出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 由实验结果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在保证溶出液A1203浓度180g.L。的条件下, 影响;较低的溶出温度(75。C左右)和较短的溶出时间(5~10min)有利于减小熟料 高浓度溶出过程的二次反应程度,即有利于溶出液Si02浓度的降低和保持较高 高浓度溶出过程二次反应的程度。就添加剂对熟料高浓度溶出过程的影响进行 抑N-次反应的进行。 5.熟料高浓度溶出浆液的沉降分离工艺 对工业熟料高浓度溶出后浆液沉降性能进行的详细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 溶出浆液沉降以后上清液中A1203浓度180g.L。1的前提下,通过大量实验研究 干赤泥;而随着熟料粒度的减小,沉降速度变慢,赤泥压缩性变差;碳酸钠浓 度对熟料高浓度溶出浆液的固液分离过程影响比较明显,随着碳酸钠浓度的提 无显著影响;在调整液循环溶出过程中,循环次数越多,对沉降越不利,直至 发生赤泥膨胀现象,熟料越细这一现象越明显;但通过絮凝剂A.3和A.15按 l:7~1:9的体积比复配则可大大缓解调整液循环对浆液沉降性能的恶化作用。 关键词热力学,动力学,二次反应,熟料,高浓度溶出,沉降 III ABSTRACT world mater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