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C-57
乳腺癌腋淋巴结 Ⅰ、Ⅱ水平间跳跃式转移规
律的研究
王欢 李继光
中国医科 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 辽宁沈阳,
110001
目的:分析影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Ⅰ、Ⅱ水平
间跳跃式转移的相关因素及规律,为乳腺癌早期、
正确诊断及选择合理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应
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施行根治性手
术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401例乳腺癌患者,分析
其发生Ⅰ、Ⅱ水平间跳跃式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及
其规律。
[关键词]乳腺癌;跳跃式转移;淋巴结;前哨淋
巴结
C-58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临床病理特点
李文萍王 颀 陈中扬杨剑敏 张安秦 许 娟朱彩
霞 韩晓蓉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病中心 广州医学院附属
广东省妇儿医院 广东广州,510010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
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999年6月~2008年
12月收治的42例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与同期48例
纯导管原位癌(DCIS)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
对比研究。结果:DCIS-MI首发症状为肿块和腺体增
厚者(40.48%)多于DCIS(18.8%),而表现为乳头
溢液者(45.23%)少于导管原位癌(72.92%),具有
显著性差异;诊断方面,而DCIS-MI乳腺X线摄影
及超声检查伴有肿块的比例(59.52%)高于DCIS
(20.83%),差别具有显著性;病理学方面,DCIS-MI
组织学Ⅲ级的比例(52.38%)高于DCIS-MI(29.17%),
而 Ⅰ级的比例低于DCIS,并具有显著性差异,但ER
和Her2两者无差异。
[关键词]乳腺;导管原位癌;导管原位癌伴微浸
润;诊断;治疗
C-59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诊治分析
南禾 张雅峰 张瑞明
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内蒙古呼和
浩特,010059
乳腺癌从原位癌到浸润性癌,是一个逐渐发展
的过程。其间经过早期浸润阶断。由于乳腺钼靶摄
影的广泛应用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使诊断乳
腺导管原位癌的病例逐渐增多。导管原位癌伴早期
微浸润的病例增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u基体上Bi3%2b电沉积过程研究.pdf
- 安徽省痢疾杆菌菌群分布与耐药性研究.pdf
- C-0999mTc-右旋糖酐淋巴闪烁显像联合亚甲蓝染色法检测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研究.pdf
- XG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地探讨.pdf
- FD2000高性能风力发电齿轮油的抗泡性能研究.pdf
- IDC机房供电系统体制研究.pdf
- XML安全技术地应用研究.pdf
- 2个陆地棉隐性核雄性不育系杂优利用研究.pdf
- 16MPa水轮机调速器液压系统研究.pdf
- 3种砧木嫁接同一甜樱桃品种——早大果抗寒性研究的论文.pdf
- B-37槐耳清膏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与MDA-MB-231凋亡的研究.pdf
- SDH不中断业务链优化成环的研究与应用.pdf
- 25MN两面顶合成金刚石技术进步与合成工艺的研究.pdf
- PA1010%2f聚酯型TPU共混体系的冲击性能与其断裂形貌研究.pdf
- 48%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防除苹果园杂草效果研究的论文.pdf
- 3-(2-吡啶)吡唑基配体银(l)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荧光性质研究.pdf
- Tb-Dy-Zn三元系相图研究的论文.pdf
- N-糖基化修饰对瑞氏木霉外切纤维素酶CBHI分泌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的研究.pdf
- EudragitL—100固定化纤维素酶条件研究.pdf
- 8mm过模弯曲圆波导TM01-TE11模式变换器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