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f1‘j发腱2008年增刊
POPUiA‘HON&I)}:V13。OPMENTSUPPLEMENTARYISSUE2【)【)8
福建省城镇流入人口定居意愿的
时间动态变化研究米
——基于4城市的调查
陈文哲1,朱宇2
(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2椭建师范入学人n‘j发展研究中心,
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主要利用2002年和2006年在福建省沿海4个主要的人口流入城市开展的两次流动人口定居意
愿调查的结果,采用两套分析方案.对这两个时点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考察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变化
情况总体上大部分流动人口尚未有在流入地长久定居的打算,但是与2002年相比,2006年打算在流
八地定居的流动人口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其中女性、未婚者选择在流入地定居的比例上升的幅度比男
性、已婚者大得多,来自省外的流动人口回乡的意愿减弱得更明显,不同文化程度群体间定居意愿的变
化情况存在显著的差异.教育的正向效应更加突出,
关键词:变化;定居意愿;流动人f1;福建
引言
流动人口由两地流动向融入流入地转变是我闷3-.、Ip化、城r}i化和现代化过程r11的必经之路,随着{}会
对流动人口重要性认识的愈JJ|I深入,许多地方政府开始调蘩‘j流动人口/ff关的政策措施,希单能够吸引更多
的流动人U在流入地定居,为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继续作m贡献。那么在“{fjj_『的享{=会经济背景下,究竟
有多少流动人口打算任流入地定居?近年来流动人口的定『苦意愿又发q三了怎样的变化?针对这些问题。#术
关研究也陆续开展起来,一蝼研究开始着/J于探讨定居意愿的影响凶索(曾旭晖。2(X)3;苏群.2005;侄远等,
省统计局合作在福建沿海5个城巾.对流动人口流迁意愿进行了调奁,并存此基础J.: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作,
注,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然『而笔者发现从时间角度对定居意愿变化情况进行的研究卸还小多,虽然朱盅
ffJ研究的侧重点是流动人门已滞留的H寸ln】,听不足对将来留或迁的主观愿哩和打算。所以本文试H利川课题
组2002年和2006年存福建省开展的两次流动人几定膳意愿渊奁的数据,考察这两个时点流动人广J定J占意愿的
变化情况,希望能为更深入地认识流动人口定腾意愿的历史变化过程和预测末来发展的趋势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包括迁移人口59l万(福建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2002)。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予以下两次问卷调
。本文系教育部“流动人rl的流迁动向及Ji.X,t城镇化进程的影响研究”深题删稿建师范大学“人义地理学”校级匝点缱波学
科资助项日的部分成果。项Ij批准号:05ZA840003。
作者简介:陈艾哲,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lj研究生;未’j-:,稿建师范火学人口‘j发腮研究巾,亡国f究员,
·177·
人口与发展2008年增刊
查所得的结果:第一,2002年4月课题组与福建省人口普查办等单位在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漳州
市和晋江市开展的问卷凋查。本次调查采取定额抽样的方法在每个城市随机抽取50个样本,设计抽样框时
综合考虑了流动人口在二、三产业的比例、按省内与省外分的不同来源地流动人口的比例、以及男女性别比
位合作在福建省6个城市进行的问卷调查。本调查首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6个城市,其中包括省会
城市福州、计划单列市厦门、2个地级市泉州与三明、2个县级市晋江与福清。然后根据“五普”时福建省外
来流动人口在二、三产业就业比1.6:1的比例,以企业从业人员数量为抽样标识,在遵循等距随机抽样的原
则的前提下,分别从6个被抽中调查市抽取3家第二产业和2家第三产业企业。由于受经费与样本量的局
限,本次调查对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企业进行剔除,即本调查仅在从业人员100人以上的企业中进行。
最后根据抽中企业相关部门提供的该企业全体员丁名册,采用分层(“白领”和“蓝领”)、按比例随机抽样的
方法,抽选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获得600个有效样本,有效率100%。两次调查的对象均为市、镇所辖区
域内的二、三产业从业3个月及以上的外来务T人员。本文也以该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提取两次调查中都被
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