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不同栽培类型菘蓝生长与指标成分研究.pdfVIP

4种不同栽培类型菘蓝生长与指标成分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nd 46咖懦 ,.叩紫删i唧。世mo—ll“8加删Med胁a|M撕矧R8∞啊嘴PToceedings 蛰寺璧 全国第8届天然药韵资薄拳术研讨会%^宋 4种不同栽培类型菘蓝生长及指标成分研究 王康才陈暄郭庆海晏枫霞 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 摘要通过对4个不同类型菘蓝进行植物学性状观测、秋季光合特性比较、耐湿性评价及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为进一步菘蓝育种提供部分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甘蓝型、叶片被蜡、叶缘具齿四倍体菘蓝生殖阶段物候期较二 倍体菘蓝晚;四倍体菘蓝果实较二倍体菘蓝果实宽大,且有大约8%的单果双籽现象;(2)叶缘具齿四倍体、叶片被 蜡、甘蓝型菘蓝的光合色素含量较高,四倍体净光合速率均值高于二倍体菘蓝;(3)耐湿性:甘蓝型、叶片被蜡叶 缘具齿四倍体二倍体;(4)甘蓝型、叶片被蜡菘蓝中靛蓝、靛玉红、多糖含量均较高,叶缘具齿四倍体靛蓝、靛玉 红、多糖含量均较低。以上结果说明甘蓝型、叶片被蜡、叶缘具齿四倍体菘蓝与普通二倍体菘蓝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可为育种选材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菘蓝;光合特性;耐湿性;指标成分 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为十字花科菘蓝属两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入药称为板蓝根,其叶 入药称为大青叶。全国各地广为栽培。由于地域间隔大,彼此间交配机会少,形成了一些地方 繁育居群(10cal breedingpopulation)【l】,在进化过程中遗传发生漂变,不同栽培居群菘蓝的遗传 组成产生变异。种内变异和生态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不同栽培居群菘蓝的微观形态【2J、次生代谢 产物积累【34】、同工酶有明显不同【5】。由于菘蓝为栽培类型,至今尚未发现可以提供优良性状的 野生类型,除育成四倍体菘蓝外,菘蓝的育种工作进展一直很缓慢,同时对现有菘蓝种质资源 的综合分析评价也较少,仅在1995年赵合句等【6l进行过菘蓝(母本)与菘蓝(父本)的远源杂 交,其育种目标是把药用植物的性状导入大田作物以提高抗性。本试验通过对甘蓝型、叶片被蜡、 叶缘具齿四倍体和普通二倍体菘蓝进行植物学性状观测、秋季光合特性比较、耐湿性评价及指标成 分含量测定,以期为进一步菘蓝育种提供部分依据。 2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本试验材料为甘蓝型(从甘肃二倍体菘蓝栽培居群中选出)、叶片被蜡(从北京二倍体菘蓝栽 培居群中选出)、叶缘具齿四倍体(种质资源来源于安徽太和)和普通二倍体菘蓝(种质资源来源 于安徽)植株。进行物候期观察的实验材料来自栽培于南京农业大学卫岗实验农场,其他试验各 材料为于2007年3月中旬播种于南京农业大学试验田,管理措施一致。 1.2测定项目及方法 1.2.1物候期的观测:对生殖生长时期的15份材料进行抽薹时间、开花时间、花期长短、果实成熟 期、坐果率、果实形态进行观察记录,每个类型统计30株。 类胡萝卜素含量¨J。 1.2.3耐湿性评价: 酶(SOD)、过氧化物酶(POD)。 ·-——469-一 婴.唑掣恻p甲蜘叩N砷胤悯酬M捌aIR渊9咖andA陆批 蛰寸壁 全国第8眉天然药物资潭拳术研讨食%^术 性糖含量。 单项指标耐渍系数用公式(1)表示: a(%)=处理区测定值/对照区测定值x100% 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用SPSS13.0软件完成。 一. 1.2.4 指标成分测定: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测定方参照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