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神志病学术年会论文集
头昏、头麻、头木、头蒙、头痛、耳鸣耳聋、眼花眼胀、健忘失眠等各种有关症状,出现了
血脂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脑供血不足、脑血管弹性差、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甚或腔梗、
脑萎缩等各种不同的现代医学相关体检征象。我们临床体会此病证候因素复杂多元,常用的
单纯的或简单的少量的病因证候,不能完全概括本病的实质病机,不能完全适应临床实际需
要,为改善脑动脉硬化的症状,恢复脑血管的健康平衡状态,防止脑动脉硬化的加重,防止
脑动脉硬化继发发展为动脉硬化精神病,只有多因素综合干预治疗才有希望提高疗效。
在明辨此病本质的前提下,根据文献学习和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们逐渐形成了治疗此病
症的经验方——脑脉安宁汤(丸),其组成药物是:寄生、熟地、山萸、当归、川芎、郁金、
桃仁、半夏、土茯苓、菖蒲、白芥子、地龙、水蛭、土元、栀子、甘草等。若偏肾气虚,可
加菟丝子、黄芪、杜仲:偏肾阳虚,可加巴戟天、淫羊藿:偏肾精不足,可加龟板、何首乌:
偏肾阴不足,可加女贞子、五味子、枸杞子,另对血瘀、痰浊、络阻病理证候可重用或加用
相应药物。全方融补益肾气、活血化瘀、蠲痰祛湿、通络散结诸功能于一炉,是一种多种中
医治疗原则和方法的综合疗法,对“肾虚血瘀、痰浊络阻”的脑动脉硬化症。方证对应,针
对性强,功专效宏。我们通过临床对64例脑动脉硬化症的治疗观察,结果显示,患者临床
症状显著好转,血脂降低,血液流变学得到明显改善,脑血管彩超提示供血不足有很大改观,
脑血管弹性减退功能明显恢复,总有效率为98.2%。与以前单纯肾虚血瘀或肾虚血瘀痰浊
证候治疗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践证明,对多元复杂的病因病机,采取相兼并治的综合疗法,
攻补兼施,相辅相成,能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这种综合性的辨证施治,既能治疗脑动
脉硬化症的现有症状,又能干预拦截脑动脉硬化症的传变病势,对脑动脉硬化继发硬化
性精神病有明显的可预防性,这是有较大的临床实践价值和学术理论意义,值得进一步研
究探讨。
治郁病举偶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神志病科:吴成翰王谨敏李世举吴松鹰
林菊珊杨瑞玲高丽丽潘晓鸣谢步霓
郁病,是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为常见病也是重症病。主要表现
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满闷或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
种复杂症状。
2013年神志病学术年会论文集
郁为积滞、蕴结,滞而不通之意。郁证是一个病因病理学概念,“因郁而病”,多因气
机或其他如血、食等郁滞而病;郁证又是一个综合病证,临床表现虽错综复杂,但多有闷闷
不乐、郁郁寡欢。
广义的郁病,泛指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引起的脏腑机能不和,从而导致气、血、痰、
火、湿、食等病理产物的滞塞和郁结;狭义的郁证,则主要是指以情志不舒为病因,以气机
郁滞为基本病变,临床以性情抑郁、情绪不宁等为主症,即张介宾的“因郁而病”。本章中
所讨论的“郁病”,都是指狭义的郁证。
内经》中有五气之郁的论述,而且认识到情志所伤是致郁的主要原因,《索问·举痛
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l:灵枢,本神》亦有“愁
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的论述。张仲景更是对妇女郁病中的脏躁及梅核气症状的观察十分准
确,所创制之方沿用至今。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说:“妇人脏躁,喜悲伤欲
哭,象如神灵所做;喜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又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裔,半夏厚朴汤主
之。”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六郁》中开始将郁病列为一个专篇,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
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之病.多生于郁”。丹溪论郁,指的是广义的郁。明代虞
抟继承丹溪学说,在{:医学正传》中首先采用“郁症”作为病证名称。明代之后,所论的说:
“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有6,则总由于心,此因郁而病也”,
将五气之郁称为因病而郁:将情志所致的郁,称为因郁而病。现代所称的郁证即是指因郁而
病的情志之郁。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郁》中日:“今所辑者,七情之郁居多,如思伤
脾、怒伤肝之类是也。其原总由于心……”
根据郁证酌I临床表现及其以情志内伤为致病原因的特点,本病主要见于现代医学的抑郁
症,亦可出现于更年期综合征及反应性精神病。
治疗方法
1.疏肝理气解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