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东垣脾胃学说治耳鼻喉疾病之体会.pdfVIP

宗东垣脾胃学说治耳鼻喉疾病之体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宗东垣脾胃学说治耳鼻喉疾病之体会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耳鼻喉科河南郑州450000 任为 在东垣《脾胃论》之《脾胃虚实传变论》中,东垣认为,脾之与胃、脏腑表里,虚实传变, 在人身的作用是升清降浊,使一身之气通泰。正如《素问·五藏别论》所说: “五藏者,藏 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而这种一虚一 实,关键在于胃气。因为“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 也”(《灵枢·玉版》篇)。如“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 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荣养气血”,则五脏六腑皆能受气,而人之元 气亦充足。如其饮食损胃,劳倦伤脾,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由是发生。 他认为:“元气、谷气、荣气、清气、胃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 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冈此必须重视脾胃,其在治疗学上的成就,如补中益气, 升阳散火、升阳除湿,甘温除热等法则,直到目前仍然脍炙人口。 笔者宗东垣学说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体会良多,愿与同道共飨。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位属中焦,乃升降之枢、脾脏强盛,气足血旺,清升浊降, 诸窍得养,若脾虚失运,气血无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诸窍不利而为病,头为诸阳之 会,耳鼻咽喉皆位于头部,诸窍靠元气之养,依气血之濡,才能发挥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灵 枢、邪气藏府病形》之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 别气走丁耳为听,其宗气出于鼻为唉。”故《素问·玉机真脏论》臼:“其(脾)不及则令 九窍不通”。《脾胃论》亦日:“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 一、慢性中耳炎 张培华男,56岁,干部、本市,03年3月7日就诊,右耳间断流脓多年,义发持续流 脓半年余,流脓色白清稀,在本市各大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滴用多种滴耳剂均无效,流脓不 理后见鼓室粘膜及残余鼓膜淡红水肿,脓液向稀,舌淡体略胖犬苔白微腻,脉沉细,诊为右 耳慢性中耳炎,辨证为正气虚损邪滞耳窍,治以益气生清、降浊通窍,药用黄芪309、党参 129、菖蒲109、七付,右耳滴氯毒素眼药水.半月后来诊,谓服药7付,流脓己fr,查右耳 鼓膜及鼓室粘膜淡红水肿消失,略潮润、嘱再服七付,后告余愈。 脾主运化.胃中受纳,化生气血,荣养而百骸,脾胃化生气血,循经上注于耳,耳得脾胃 生运气血精微的濡养,始得耳脉充盈,耳养丰满。脾居中焦、善于斡旋,有生清降浊之能, 耳属清阴之窍,喜清恶浊、性好清灵,故脾之升清降浊功能对’r维持耳窍的清灵之性于关重 318 要。此外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运失职,水湿内停,湿淫耳窍,或聚湿生痰,痰湿上泛,蒙闭 耳窍。本患者脾气中虚,气血两虚,故而K期流脓,因气血不足,故脓不稠厚而清稀。刚补 中益气汤加祛邪之品,正如东垣所说:“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治而平之,务得其中。” 二、慢性鼻炎 袁俊玲女,30岁,教师,中牟,02年元月13日就诊,患者鼻塞时流少许白粘涕反复发 作3月又发一周,在当地服千柏鼻炎片、鼻舒适、抗生素效不佳,病情时轻时重、平素畏寒 四肢不温,受凉后诸症加重,查鼻粘膜暗淡,双下甲肥大,双中甲不大,双侧总鼻道少许白 粘涕、舌质淡体略胖大,边有齿瘦、苔薄腻滑,脉沉细,诊为慢性单纯性鼻炎,辨证为肺脾 甘草39、六付、二诊谓服药六付症大减,效不更方再服十付痊愈,嘱其平素服补中益气丸调 养。 按:脾生清、鼻属清窍、有赖清气的温养,故脾气健旺.生举清阳,清气通鼻,鼻得清气 的胃煦,则鼻窍畅利、嗅觉灵敏,若脾气虚弱,清阳不升、鼻失温养,浊阴不降,壅滞鼻窍 则可致鼻塞流涕嗅觉失灵等,正如东垣指出:“若因饥饱劳役,损伤脾胃,生发之气既弱, 其营运之气不能上升:邪害空窍,故不利而不闻香臭也。宜养胃气、实营气、阳气,宗气上 升,鼻管则通矣。”故慢性鼻炎主要因气虚而清阳不举所致,治用补中益气汤。 三、慢性鼻窦炎 张强男,13岁,学生,郑州东郊蒲田乡,03年元月29日就诊,患者鼻塞流黄脓涕3年 余,时轻时重伴头痛,加重3月,患者3年来鼻塞流黄脓涕或倒流入咽、时轻时重,感冒后 加重,伴眉棱骨及巅顶处疼痛,在当地按慢性鼻窦炎,口服抗生素及滴鼻药,略减轻,但感 冒后症状如初,近3月上症加重,奄鼻粘膜充血,双下甲、中甲肥大、双中鼻道嗅裂肿,双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