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高考文综热点:2010年中国进入世博旅游年
背景资料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年1月1日 ? 第?08 版)报道:
1月1日,“2010中国世博旅游年”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这预示着5月1日至10月31日,当“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在上海隆重上演之时,也将有数千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会顺访长三角,畅游中国各地。
世博会历来是促进主办城市和国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契机。据有关方面预计,本届世博会举办期间,将有观众7000万人次,其中350万人次为海外游客。数量巨大的国内外游客、参展商、赞助商、媒体记者等参加或参观世博会,无疑将使旅游业成为最大的受益方。
2009年中国旅游业的业绩已经表明,旅游业在金融危机的风雨中保持“一枝独秀”,成为“回暖”最快的行业之一。而世博会更是提供了旅游业逆势而上的空前机遇。随着新春的来临,围绕世博会的一系列推广活动即将展开。它们对于整合旅游资源、扩大旅游消费、提振市场信心、推进国际合作、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月,国家旅游局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全国百城世博旅游宣传周”活动,向广大民众宣传世博旅游,并与上海、浙江、江苏三省市旅游局组成世博旅游宣传大篷车队,分南北两线,前往全国近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城市与乡镇,开展世博旅游巡回推广活动。
2月,国家旅游局还将举办“全球百城世博旅游宣传月”活动。在海外百座城市,用一个月时间,利用当地节庆活动、大型展览等已有平台,以世博旅游推广为主线,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开展世博旅游推广活动,吸引广大的国际客源。
知识精析
命题角度:一、现代旅游:
现代旅游的特点: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②旅游形式的多样化,③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④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
③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拉动经济发展 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②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③促进文化交流。 影响区域环境 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环境也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命题角度: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①多样性,②非凡性(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吸引的空间范围越广,则其开发价值越高),③可创造性,④永续性。
命题角度: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重点)
①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
①资源价值 ②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③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②地理位置与交通。
③客源市场。
④基础设施。
命题角度:四、我国的旅游资源
①考生会区别: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②我国的世界遗产:
四川省: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和黄龙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
云南省: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长城—八达岭(世界文化遗产)、明清故宫—北京、颐和园、明清皇家寝陵—明十三陵、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明清皇家寝陵—明孝陵(世界文化遗产)
湖南省: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
湖北省:明清皇家寝陵—明显陵、武当山古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
河北省:长城—山海关(世界文化遗产)
安徽省: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
陕西省:秦始皇皇陵和兵马俑坑(世界文化遗产)
甘肃省:长城—嘉峪关、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
重庆: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
山东省:泰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曲阜孔林、孔府、孔庙(世界文化遗产)
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世界文化遗产)
山西省: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
命题角度:五、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①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具体表现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污染环境 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游览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会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 危害生物
包括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 破坏旅游背景资源 旅游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 破坏视觉效果 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对社会环境的破坏 破坏传统社区文化 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