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现当代诗歌欣赏课件5.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中国现当代诗歌欣赏 第五讲 纯诗与早期象征派诗歌 1、李金发及《弃妇》 2、纯诗理论及早期象征派诗歌特点 3、穆木天 第一节 李金发及《弃妇》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遂割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 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 越此短墙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 如荒野狂风怒号: 战栗了无数游牧。 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 我的哀戚惟游蜂之脑能深印着; 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 然后随红叶而俱去。 弃 妇 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 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 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 长染在游鸦之羽, 将同栖止于海啸之石上, 静听舟子之歌。 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 徜徉在丘墓之侧, 永无热泪, 点滴在草地, 为世界之装饰。 弃妇 夕阳 火 灰烬 烟突 游鸦 海 、海啸 舟子 颓丧、感伤、忧郁 难以名状的“隐忧” 弃妇 李金发(1900—1976)原名李淑良,笔名金发,广东梅县人。 早年就读于香港圣约瑟中学,后至上海入南洋中学留法预备班。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就读于第戎美术专门学校和巴黎帝国美术学校,在法国象征派诗歌特别是波德莱尔《恶之花》的影响下,开始创作格调怪异的诗歌,在中国新诗坛引起一阵骚动,被称之为“诗怪”,成为我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 李金发因诗集《微雨》蜚声现代文坛,有“诗怪”之称,是中国象征派诗歌的开山者。他的诗朦胧晦涩,与中国“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和“五四”时期写实派、浪漫派诗歌大异其趣。《微雨》是中国新诗中的象征主义由萌芽走向真正诞生的标志。 李金发还是中国现代雕塑的开创者,其代表作伍廷芳铜像至今仍屹立在广州越秀公园。 《弃妇》1925年2月发表于《语丝》杂志,是李金发诗作首次在国内公开发表。在他眼中,人生如弃妇,最终只能被命运所抛弃。 1923年,他分别编定诗集《微雨》和《食客与凶年》,他将这两部诗稿寄给国内的周作人,周作人回信称赞他的诗“国内所无,别开生面”,并将这两本诗集编入新潮社丛书,推荐给北新书局,两本诗集分别于1925、1927年出版。返国之前,李金发编定第三本诗集《为幸福而歌》,192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4年,李金发在《现代》杂志陆续发表《夜雨孤坐听乐》等十首诗,加入戴望舒等组成的“现代派”行列。 如残叶溅 血在我们 脚上, 生命便是 死神唇边 的笑。 半死的月下, 载饮载歌, 裂喉的音 随北风飘散。 吁! 抚慰你所爱的去。 开你户牖 使其羞怯, 征尘蒙其 可爱之眼了。 此是生命 之羞怯 与愤怒么? 如残叶溅 血在我们 脚上, 生命便是 死神唇边 的笑。 有 感 我愿你的掌心 变了船儿, 使我遍游名胜与远海 迨你臂膀稍曲, 我又在你的心房里。 我愿在你眼里 找寻诗人情爱的舍弃, 长林中狂风的微笑, 夕阳与晚霞掩映的色彩。 轻清之夜气, 带到秋虫的鸣声, 但你给我的只有眼泪。 我愿你的毛发化作玉兰之朵, 我长傍花片安睡, 游蜂来时平和地唱我的梦; 在青铜的酒杯里, 长印我们之唇影, 但青春的欢爱, 勿如昏醉一样销散。 心 愿 诗的内容上:“多远取喻”,即“在普通人以为不同的事物中看出同来”,“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 诗的组织上:常用省略法,即将诗人在构思过程中由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之间的联想过程全部省略,只将最鲜明的感官形象推到最突出的地位,让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搭起桥来。 象征派诗歌强调表现人的内心感觉,在远距离的事物中发现诗的联系,突出“暗示”在诗歌艺术中的地位,重视读者在欣赏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这些都提高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李金发诗歌特点: 1926 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这篇文章:“胡适说:作诗须如作文,那是他的大错”。 穆木天因此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先当散文去思想,然后译成韵文,我以为是诗道之大忌”“得先找一种诗人的思维术,一个诗的逻辑学”“用诗的思考法去想”,用“超越”散文文法规则的“诗的文章构成法去表现”。他于是进而要求“诗与散文的纯粹的分界”,创作“纯粹的诗歌” 。 第二节 纯诗理论 穆木天所谓的“纯诗”包括两个方面: 一、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诗是“内生命的反射”,“是内生活真实的象征” 二、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说明是散文的世界里的东西。诗的背后要有大的哲学,但诗不能说明哲学”“诗,不是像化学的 H2+O=H2O 那样的明白的,诗越不明白越好。明白是概念的世界,诗是最忌概念的”。 王独清在与穆木天的讨论中,又突出了“感觉”的因素,强调“色”“音”、感觉的交错,主张“作者须要为感觉而作,读者须要为感觉而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