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意道路与电力架空线路之间的关系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方面是道路在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是电力线路不断增多,电压等级不断提高。道路工程与电力架空线路的关系处理不当,不仅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也将影响道路工程的实施及运行,甚至造成人员及财产的损失。
一,电力线路电压等级
我国目前电力架空线路的等级主要有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其中10KV、35KV等级的线路为配电线路,一般为当地电力部门管理,造价相对较低,改造、迁移的可行性较大,通常不影响对道路的规划、设计。110KV、220KV、330KV等级的线路为送电线路,危险性大、供电覆盖区域广,线路可靠性要求高,造价相对较高,对道路的规划、设计有一定难度。500KV等级的线路,为长距离送电线路,危险性更大,所涉及的电网范围更广,可达数个城市电网、(核)电站等,局部杆塔改造、迁移的可行性甚微,而线路迁移改造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因此,道路规划、设计中应对110KV、220KV、330KV、500KV等级的线路给予充分关注。
道路工程应根据电力线路的工作电压等级,按照有关规范和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下面对我国目前这方面规范和管理条例中的相关条文予以介绍。
二,相关规范
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是由国家建设部与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联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管线名称 高压铁塔基础边 照明及10KV ≤35KV 35KV 道路侧石边缘 0.5 给水管 3.0 0.5 污水、雨水排水管 1.5 0.5 燃气管 1.0 1.5 1.0 热力管 2.0 3.0 1.0 电力电缆 0.6 电信电缆 0.6 0.5 2,《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是由国家建设部与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电力规划编制工作。(单杆单回水平排列或单杆多回垂直排列) 表2
线路电压等级 高压线走廊宽度(m) 1 1~10 35~110 220 330 居民区 6.0 6.5 7.5 8.5 14 非居民区 5.0 5.0 6.0 6.5 7.5 ???
3,《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国家标准,对送电线路与公路交叉或接近的距离要求见表4。
送电线路与公路交叉或接近的距离要求 表4
线路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导线至路面最小垂直距离(m) 7.0 8.0 9.0 14 杆塔外缘至路基边缘最小水平距离(平行,开阔地区) 最高杆(塔)高 杆塔外缘至路基边缘最小水平距离(路径受限制地区) 5.0 5.0 6.0 8.0
4,《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7年9月国务院颁布,是为保障电力生产和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公共安全制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导线边线向外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在一般地区各级电压导线的边线延伸距离如下:110千伏5米35110千伏10米154330千伏15米500千伏20米任何单位或个人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电力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下列作业或活动: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及打桩、钻探、开挖等作业;起重机械的任何部位进入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进行施工;小于导线距穿越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通过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距架空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基础外缘的下列范围内进行取土、打桩、钻探、开挖或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的活动:
(一)35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周围5米的区域; (二)66千伏及以上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周围10米的区域。 在杆塔、拉线基础的上述距离范围外进行取土、堆物、打桩、钻探、开挖活动时,必须遵守下列要求: (一)预留出通往杆塔、拉线基础供巡视和检修人员、车辆通行的道路; (二)不得影响基础的稳定,如可能引起基础周围土壤、砂石滑坡,进行上述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应当负责修筑护坡加固; (三)不得损坏电力设施接地装置或改变其埋设深度。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