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翻译的莎剧文而不越,质而意显.pdfVIP

朱生豪翻译的莎剧文而不越,质而意显.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生豪翻译的莎剧文而不越,质而意显.pdf

第 6期 总第 129期 浙 江 工 商 大 学 学 报 NO.6Vo1.129 2014年 11月 J0URNALOF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NOV 2O14 朱生豪翻译的莎剧:文而不越,质而意显 李伟 民 (四川外国语大学 莎士比亚研究所,重庆 400031) 朱生豪翻译的莎士 比亚戏剧在中国莎学史上 占有重要位置 ,他的莎剧译文经受了时间的考验 ,也 在众多优秀译本历经百年的 “翻译竞赛”中,受到几代中国读者由衷的喜爱。当今天的我们抚卷展读这 些熔铸着译者青春生命 ,耀眼才华 ,执着奋斗精神 ,堪称经典的莎土 比亚戏剧译文之时 ,真乃灿然照眼 也 ,而其敬佩译者之情也不禁油然而生。经过时间的考验和无数读者的选择 ,朱生豪译本 以其独特 的 魅力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显示出了朱译本所独具的生命力 ,并与其他各具特色 、各有千秋的莎士 比亚 译作一起共同建构了莎士比亚的经典性。那么,我们会问,朱生豪翻译 的莎剧为什么能够超越时间、空 间的阻隔,在同时代的莎剧译本 已经进入文献库 ,而少有人提及的八十多年后 的今天仍然值得读者 、 戏剧家、研究者玩味、研究、阅读和上演呢?我们认为,朱生豪翻译莎士 比亚戏剧达到了 “文而不越 ,质 而意显”的高度 ,而且把莎士比亚戏剧以具有强烈诗歌韵味的口语化汉语 ,以散文形式呈现 出来。这正 是朱生豪译本胜过其他许多莎剧译本 的地方 ,也是其存在的独特价值的生动体现。 我们认为,朱生豪译莎剧的一大特色是以其醇厚 的中国古典语言文学修养为基础,娴熟地掌握 了 现代汉语的基本句型和构词方法 ,以他 的古典与现代诗词创作才能 ,以及对莎剧原文较为透彻的理解 和灵活的翻译策略,使他的莎剧译文经受了时间的考验 ,成为 中国莎剧译文中的精品。因为朱生豪 自 己就是一个诗人 ,且对中国古典诗学有着深厚修养和独立见解 ,所 以在译莎时,对句型、词汇 的运用 , 对诗体的选择 ,有着更大的自由度和更为广 阔的驰骋才气的天地 ,可 以这样说 ,朱译文是游走在古典 与现代之间的一种译文 。他在译莎时 ,可以优游从容地选择古今诗体 的不同风格、不同句式,在翻译中 的多项选择中,寻找出最佳的路线 ,获得最优结果。从 四言诗到楚辞体 ,从五言诗到六言七言,甚至长 短句 ,他都运用 自如,在译文中可以充分发挥他的诗歌创作才华 ,并使 中国诗体的各种形式 ,十分 自然 地熔化浇铸于汉译莎剧之中而不露斧痕。 尽管朱生豪是用散文形式翻译莎士 比亚戏剧 ,但凡是读过朱生豪译本的读者都有这样 的感觉 ,朱 译本和其他译本比较,即使是和现在的诗体译本比较 ,朱译本的文字也如行云流水 ,卷舒有度 ,又如常 山之蛇 ,首尾连贯 ,散发着浓郁的吮英咀华的魅力 ,其中所散发出的浓浓的诗情与诗意 ,既非一般的散 文译本可比,也非分行分节的诗体译本可媲美。而他 的白话译文的表达也并不 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大 半个世纪 ,使现在的读者感到生疏和拗 口。我们认为,在中国的莎作翻译者中,朱生豪可以毫无愧色地 名列诗词创作最好的译者之一。如果朱生豪没有诗人的气质和才华 ,也就不可能成为莎剧的著名翻译 家,因为莎士比亚是诗人兼戏剧家 ,而朱生豪则是诗人兼翻译家。 在我国的文学翻译史上,朱生豪所译 的莎剧固然是最优秀的那一部分 ,但也不可否认 的是 ,由于 时代的局限,伦理观念 的变迁 ,参考资料的奇缺 ,还存在着种种未尽人意之处。美中不足的原因既有翻 收稿 日期 :2014—08—24 作者简介 :李伟民,男 ,四川外国语大学莎士 比亚研究所教授 ,主要从事莎士比亚、朱生豪研究 。 第6期 刘新 民:接过朱生豪的译笔 l07 译策略方面的原因,更 由于动荡的时局、贫病的折磨和工作条件的艰苦 。他 自己曾经说过 ,“乡居僻陋, 既无参考之书籍 ,又鲜质疑之师友 ,谬误之处 ,自知不免 。”随着 “朱生豪译莎研究”的深入开展 ,我们客 观地指出朱译莎剧 的不足 ,对其译文作出校订和补译 ,其实也是对这位先贤最好 的纪念。 在一些莎剧翻译研究者看来,朱生豪的译文虽做到了 “明白晓畅”,顾绶 昌先生认为:“但由于他喜 欢重组原句 ,有时会使译文显得噜苏或简慢

文档评论(0)

gr4d52fg46fr3d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