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存在的意义追寻——论姚一苇的戏剧创作.pdfVIP

生命存在的意义追寻——论姚一苇的戏剧创作.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存在的意义追寻——论姚一苇的戏剧创作.pdf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 JOURNALOFMIMNANNORMAL UNIVERSITY NO.4.2014 (总第 95期) P(hilosophy&Soci~Sciences) GeneralNo.95 生命存在的意义追寻 — — 论姚一苇的戏剧创作 刘 丽 (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文化研究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摘 要]在姚一苇的戏剧创作中,人是独立、有限的存在,在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的双重夹击之下,背负着苦闷、 焦虑、迷惘的现代人 。企 图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做 出恰切 的调整 ,寻找失去的 自我 ,摸索生命 的方向,在从物质到精 神、从有限到无限的转变过程 中,实现生命存在的精神超越 ,探寻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姚一苇;戏剧创作;存在之思;精神超越 中图分类号:12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7114(2014)04一o074一O6 置身于台湾社会复杂、多元的文化语境 中,姚一苇从未停止思考 “人的问题 ”,尤其是人如何存在 ,如 何在现实与理想 、外在与内在、感性与理性的冲突之间把握人生诸问题 ,在他的创作中时常闪现 ,问题意 识使他不断地摸索前行。而他本人也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挣扎、彷徨,1941年和 1951年两次无辜被捕入狱, 使他身心受创;受政治环境影响,文禁、报禁的审查严苛,1968年,探索人生主旨的 《碾玉观音》,被 “中影” 拍摄成一部 “爱情+政治”的电影 ,破坏了原剧的主题立意 ,与原剧精神相距甚远 ,姚一苇甚是失望;1970 年,《红鼻子》在上演时,因官方深忌 “红”字不得不更改剧名;1984年,因资金短缺,不愿向官方乞求赞助的 姚一苇,在举办五届 “实验剧展”后 ,无奈地 申请辞职;甚至在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初创期,因为他主张创办 的是 “剧场系”不是 “戏剧系”,遭遇 “教育部”官员的嘲弄。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产生的冲突、困扰中,姚一苇 没有专注于个人的 “小问题”,而是转向人生的 “大关怀”。他开阔的视野和胸襟 ,使他的作品总能站在哲学 思辨的高度审视现实、人生和人性,关注人的存在 ,反思人的各种困境,力图在精神上实现超越。 一 、 困境与反思 姚一苇认为.“人的存在是个体的存在,也是独立的存在。”0](P294)同时,人的存在也是有限的存在,不是 靠 “自身”存在,存在也不完全体现于 自身,“环境力量+个体力量=1”,[11P295)环境与个体之间就像一对跷跷 板 。在上下之间寻求平衡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人的生命意识觉醒,用理性进行思考,灵与肉才能得以存 在。事实上,“存在”本身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命题。存“在”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克尔凯郭尔提出的,他强调 的是 孤“独个体”,寻找个人的真理;尼采断言理性主义哲学和基督教文化之罪在于压制生命的本能,宣称 “上帝死了”,提出重新估量一切价值,以强力唤醒人的生命力,从而发现人的价值 ,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 把存在主义发展成一门显学的是萨特,他提出 “存在先于本质”“人的自由选择 ”等理念 ,认为人除了反抗 C收稿 日期)2o14— 1O—l6 [作者简介】刘丽(198O ).女,安徽省淮北市人,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讲师,文学博士。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 目(编号:11YJA760025)。 · 74 · 刘丽 :生命存在的意义追寻 第4期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外 ,还必须反抗把 自我变成他者的行动。姚一苇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但文化背 景、生命体验的差异,使他的思想区别于西方哲学家,从而涂上了一层 “中西合璧式”的思辨色彩。 (一)生存困境的揭示 肉体的自然存在,是人的基本存在,经历着出生、成长、走向死亡的生命历程。人的生存方式、生存困 境是姚一苇关注的首要问题,人只有在基本的生存权

文档评论(0)

gr4d52fg46fr3d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