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遗民王国维.pdf
SHAN×lYOUTH ApriI 4 /2014
“ 文化遗民王国维
文 I罗惠缙
仰望二+世纪的学术星空。人们会很容 往与坚守之.隋。而且有以它振衰救弊的决心。
史学、戏曲学、甲骨学、敦煌学等研究于一身的学术巨星。作为从旧王朝中 作为 文“化遗民”,王国维看中的正是 道“”、“节
走出的 “新民”,王国维在经历了辛亥革命的烽火洗礼以后却戏剧性地成了 义”、 “纲纪”等文化观念体现 出的精神价值、
新民国里的遗“民”。在他自沉昆明湖后,陈寅 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社会责任和道义担当。
中有一段名言指出,王的殉道与成仁, 而非具体的 在君臣纲纪思想的浸淫下,加之长期与
一 人一事 ;道光以后,赤县神州面I 年未有之巨劫奇变,经济制度的新 罗振玉、沈曾植谈道论学以及与遗老们的密
变,使得纲纪已无所依凭,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 切交往,使王国维对传统道德文化有了更深
与之共命而同尽 ,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在陈寅各『看来 ,王国维的殉 一 层 的体悟和理解 。环顾当时国际、国内的
道与成仁为的是维护纲纪,死是 “文化托命”的表现。从中国文化精神的守 情形,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俄国的社
望与学术思想的承继角度来说,王国维也确实堪称一位典型的 文“化遗民”。 会主义运动如火如荼,北洋军阀的混战荼毒
其实,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王国维,虽然也感受到新时代西风东渐的影 苍生,南 (广州军政府 )北 (北洋军阀政府 )
响,但传统的君臣纲纪思想一直左右着他的一生。据蒋息岑先生回 ,l9。4 军事对峙与政治议和波折不断。面对这种世
年左右在苏州江苏师范学堂任教的王国维,“讲授修身、伦理,出入于封建 界性的社会鼎革与时代动荡,王国维忧心忡
名教纲常之领域”(钱剑平 《一代学人王国维》第7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忡,在给罗振玉的信中说 :“时局如此,乃西
L:UY2年)。1912年流亡到 日本的王国维有 《送 日本狩野博士游欧洲》诗,其 人数百年讲求富强之结果,恐我辈之言将验。
中有 庙“堂已见纲纪弛,城阙还看士风变”、“汉土由来贵忠节,而今文谢安 若世界人民将来 尚有孑遗,则非采用东方之
在哉”之句,他对纲纪、忠节的呼唤和对现实状况的不满历历可见。l923年, 道德及政治不可也。”(《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
张勋病卒, 他 忠武、节义的角度感慨地指出:“此 信》第447页 )其对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东
运之移既莫之至而至,忠义之至乃无所为而为,虽质文有殊尚之时,而名节 方文化道德的体认,一方面受到当时世界范
无或刊之日。”(雪林 《王国维及其 谕张勋碑文》,《文教资料》1999年3期) 围内的文化守成主义思潮 的影响,一方面则
成书于1924年的 《论政学疏》是王氏少有的一篇政论文章,其主题是从中 是建立在对中国道德优越性、文化 自主性认
西学术的发展和相互影响的角度阐明自己的见解,意在扬中抑西,原“西学 识的基础上。从此层面看,王国维无疑是中
之所 风靡一世者,以其国家之富强也。然自欧战以后,欧洲诸强国情见势绌, 国早期文化保守主义者中的一员。
道德堕落……而中国此十年中,纪纲扫地,争夺频仍,财政穷蹙,国几不国 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神有一个优 良的传统,
者,其源亦半出于此……盖与民休息之术,莫尚于黄、老;而长治久安之道, 即经世致用,从孔子、孟子到顾炎武、黄宗
莫备于周、孔。”(转见钱基博 《现代中国文学史》第28 _28l页,中国人 羲以至近代一直沿袭不断,这种精神深入到
民大学出版社 2。O4年 ) 学术领域,形成了对治学 目的的认识。王国
虽说敦守君臣纲纪不是遗民的专利,但是借它来表情抒怀、寄托理想 维是这一传统的认同者,也是这一传统的践
则是遗民常用的手段。王国维对中国古代的君臣纲纪等思想,不仅流露出向 履者,可以说,借学术探寻真理,借学术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