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宗元研究文集——第三届柳宗元国际学术讨论会研究论文撷英
柳宗元柳州诗七律八首浅析
●陈琼光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诗歌
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
治家。他的诗,当时远不如其文受人重视,有所谓“柳州文掩其诗”
之说。直至宋代苏轼誉其诗“发纤欷于简古,寄至味于淡白”。又将
他与陶渊明并论之:“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
险则过之,而温丽精深不及也。所谓贵乎淡者,谓外枯而中膏,似
淡而实美,渊明、子厚是也。”这才引起人们的瞩目。
宗元诗传世一百三十八题,一百六十四首。在中国古代浩如
瀚海的诗歌中,数量极有限,然而在元和时期,于韩、孟之雄奇险
怪,元、白之平易流畅外,别树一帜,卓然自立。明人胡应麟赞“柳
州之精工”,严羽称柳州诗为“柳子厚体”或“韦、柳体”。由此可见
柳宗元在古代诗歌史上的突出地位,,
宗元永州涛以五言为主,尤擅五古,而柳州诗则以七言为夥,
且多为近体。全集七律凡十首,其中八首作于再贬之后(含赴柳途
中作的两首)。这八首七律是:《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岭南江
行》、《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州峒氓》、《得卢衡州书因
以诗寄》、《柳州寄丈人周韶州》、《别舍弟宗一》、《柳州城西北隅种
甘树》。诗评家就此八律多有注释鉴赏,笔者细读柳子八律,深感
其厄、其愤、其愁,又感其奋、其德、其美。故作一简论,以就教于方
家。
242
柳宗元诗文研究
一、十年憔悴,垂泪千行便濯缨
前人论柳诗,常常把柳诗与陶谢相比较,说陶是看破现实,高
蹈隐世,柳则是遭受迫害,贬逐穷荒;前者虽有不平却并不强烈,总
的说诗境淡然超脱,后者却感厄愤郁、孤寂忧愁。这虽与谢客颇相
似,但谢诗偏重于记游,往往失之繁芜;而柳宗元则更重抒情,笔底
凝聚着长期贬谪生涯的凄苦,显得更为峻峭深沉。且看《衡阳与梦
得分路赠别》: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因“永贞革新”失败,宗元被流贬永州,时间长达十年。这十
年,其内心深处始终希冀被起复召用,再展宏图。好不容易才盼到
皇帝颁发的诏书,心情特别高兴:“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
人。诏书评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
上》)元和十年(815年)一月诏归,柳宗元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京都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但终因反对他的宿敌势力很大,加上宪
宗对他们的怨恨未消,因此回到京城不到一个月,柳子又被贬到更
僻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做刺史。和柳宗元同时奉诏回京的韩
泰任漳州(今福建省漳州市)刺史,韩哗任汀州(今福建省汀县)刺
史,陈谏任封州(今广东省封州县)刺史,刘禹锡任连州(今广东省
连县)刺史。元和十年(815年)三月,他们怀着失望与愤恨的心
情,匆匆离开长安。柳、刘一路同行至衡阳(今湖南省衡阳市)才分
手,并写了上述这首赠诗惜别。
在这次流逐中,柳、刘的友情千古传为佳话,十分令人敬佩。
刘禹锡贬为播州刺史,播州古称夜郎,唐时还十分荒凉。梦得当时
243
柳宗元研究文集——第三届柳宗元国际学术讨论会研究论文撷英
有八旬老母,风烛残年。也要一道跋涉。柳宗元主动提出自己与刘
禹锡对换,到荒凉的播州去。子厚辞世后,韩愈对“柳易播”的壮举
评论道:“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
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
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l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
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
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
矣。”(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这一大段议论,赞颂了子厚危难见真
情的交友之道,表现了两位战友间的深厚情谊。
本来,按照唐律,柳、刘和革新派的韩泰、韩晔、陈谏等几位战
友一起被召回京师,因刘禹锡作《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
看花诸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