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治疗计划地研究.pdfVIP

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治疗计划地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othe fortherehabilitation.Therehabilitationwasusefulinclinica Shoulder,accordinggivenprogram program Keyword:Shoulder,Instability,rehabilitation。treatment 付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治疗计划的研究 王惠芳。王予彬“崔芳’王玲娟“崔丽+孙文琳。朱瑛”’谭晓薇”’ 摘要目的:设计创伤性肩关节不稳定康复治疗计划.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住院和门诊确诊创伤性肩关节不稳定 平均34岁。两组病例都接受超短波.脉冲磁疗的治疗,每日一次。康复治疗组同时实施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治疗计划,训练 治疗效果观察记录和功能评定。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肩关节功能指标比较P0.05.治疗8周后功能指标结果比较P0.01。结 论:本研究针对中国人肩部损伤病人特点,设计配套安全.有效的肩关节不稳定康复计划,并对肩关节前不稳定的患者进行 训练治疗。本文介绍了康复计划的四个阶段的操作方法。临床治疗48例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肩关节创伤不稳定康复治疗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上海200120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骨科上海200120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304医院康复理疗科北京100037 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常见于运动、职业性损伤。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肩关节前不稳定的康复计划的设计 涉及到肩部运动解剖学.生物力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我们根据中国人肩部损伤与治疗特点,结合我国患者 实际情况.设计肩关节前不稳定的康复训练计划。将该计划用于临床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择骨科住院和门诊确诊为创伤性肩关节不稳定病人7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48例,男28例,女20 1周一40周,平均13周。创伤因素:运动伤25例.肩部牵拉伤14例,肩部撞击伤18例.不明原因21例。 疗效果观察记录和功能评定。 1.3治疗方法: 1.3.1两组病例都接受超短波治疗.无热量,15分钟:脉冲磁疗患肩对置.20分钟。各每日1次。康复治疗组同时实 施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治疗计划.训练为每日2次。 1.3.2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治疗计划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疗程3周。遵循循序渐进.个体化的原则实施计划。 第1阶段:制动康复训练。肩关节用支具固定.制动3周。进行肩部肌肉等长收缩.练习肘关节屈伸.腕及手的握力和 钟摆,划圈训练。疼痛者给予局部冷敷,消肿止痛。ADL无痛范围内训练. 训练等.在无痛范围内进行;以及肩部肌肉等长收缩.手抗阻肩胛骨运动、姿势训练教育和UBE训练.注意避免撞击。给 予缓和的软组织运动.控制和处理疼痛、炎症;对症给予物理治疗。早期运动训练每次15—20次,每日2次。 第3阶段:肌力强度康复训练。继续耐受量PROM.AROM,盂肱关节.肩胛骨运动.肩胛骨.肩袖稳定性训练,PRE’ s,弹力带、PNF,UBE,负重设备训练。强调高重复.低负荷,姿势矫正教育。增加关节活动范围,逐步完成所有平面的 肩关节最大活动范围。弹力带抗阻训练注意由下往上.Ebl-往下和左右两侧的拉力抗阻练习.如病人能耐受.可酌情增加牵 拉次数或增加弹力带根数,以加大耐力训练强度,恢复肩关节周围组织协调性.避免强力牵拉前方关节囊。 1 55● 第4阶段:运动功能恢复训练.技巧训练,继续抗阻训练(PRE),本体感觉训练,姿势校正。开始负重上举训练。投掷 运动员,开始专业投掷训练。 按照以上康复计划实施,连续治疗3个月,无效或治疗3个月以上不能痊愈者应该考虑手术修复治疗。 2结果 78例患者.随访6月一5年。在治疗6月内,康复组后伸轻度受限4例/48例,过度抬举时,肩部仍有胀痛感,外展130 。者3例/48例。经康复治疗3月无明显好转.改行关节囊修复成形术治疗2例/48例。其余患者均按肩关节康复计划按期恢 复关节活动度.症状消失。恢复原工作或运动项目。对照组病人在4周内疼痛缓解明显.但在治疗6月内,后伸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