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流域环境资源与土司国家认同研究——以播州为例.pdfVIP

乌江流域环境资源与土司国家认同研究——以播州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江流域环境资源与土司国家认同研究——以播州为例.pdf

乌江流域环境资源与土司国家认同研究 以播州为例 彭福荣 [摘要]乌江流域 自古是苗、彝、土家等族及先民生息之地,曾经历数百年的土司政治,特殊具体的环境资源影响 历代土司认 同元明清等朝代表的国家大统。播州土司个案表明:历代土司的国家认 同与悖逆,与封闭环境相 关,物产资源与A.Tir聚是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乌江流域;环境;资源;土司;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 :C9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3926(2015)03—0ol6—O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历代土司的国家认 同研究”(IOXMZO13)、“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 究创新团队”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彭福荣c1974一),男 ,重庆涪陵人,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 中心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 古代文学和西南土司文化。重庆 涪陵 408100 在历史进程中,乌江流域与封建王朝及中原 江流域土司的向背顺逆与所处 自然人文环境相 文化大体形成阶梯状同心圆差序关系格局,乌江 关。播州地域较广且地形复杂,自古有彝、苗、仡 下游地区因国家大力经营而多为经制州县,中原 佬等族及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因生产落后、交通不 文化影响深远,与汉区渐无差异;中游地区多苗僚 便而发展迟缓,有乌江、渭河、湘江、洪江、乐安江、 等族杂居,因为政治内属而被羁縻治之,中原文化 三江等河流及溪涧,多有连峰峻岭而少见平坝,历 传播 日渐深入;上游地区有彝族及其先民等 自滇 史悠久的土官土司政治颇具影响,故拟就播州土 东漫入,自杞国、罗殿国、罗施鬼国、毗那、乌撒部、 司个案来管窥环境资源对历代土司国家认同的影 于矢部等地方民族政权 曾系王朝国家的藩属,民 响。 族文化底蕴深厚,中原文化影响更为薄弱。 一 、土司国家认同的自然环境:山水纵横而环 由于国家权威影响力、中原文化吸附力和少 境闭塞 数民族政治向心力的限制,乌江流域曾长期处于 播州即今贵州遵义的古称,古为三苗之地,东 “边荒”、国家无力编户的 “生”“野”“荒服 ”状况, 西距离 “一千四十里,周 围远近三千里”;“西北出 经历了“内化”和 “内地化”过程,数百年的土司统 四川綦江、南川为前门,西南出赤水、乌撒、水西、 治以水西、播州、思南和石硅等土司为代表。根据 黄平为后门,其东出湖广偏桥、沅州为右肋,几联 王铭铭的 “三圈理论 ” ,相对汉人聚居、编户控 三省”。[2]( 播州 自秦汉时期便与王朝国家有所 制、科举教化的核心圈,乌江流域可划在 “中国”的 关联,山水纵横导致环境闭塞,是为历代土官土司 “中间圈”,“混杂”有诸多民族,国家城镇卫所或 认同或悖逆国家的自然环境,“连山增盘,如肺缕 土司衙门并存,属 “半编户格局”,以赋税朝贡与朝 络,缘綮成道,四通八会。每遇要害,即一夫当之, 廷上下交流,文化则处于 “半生半熟”状况。相对 万人不敢进。而延、筐、温、黠诸水又环贯乎其中, 更为偏远的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乌江流域历代 并流驶湍急,涨缩无时,其度处又必值峰胁山尻。 土司及土司地区又是核心圈,长期构建国家文明 苟舟桥不治,东西家庆 吊亦至崖而反,安 问行 体系,营造具有国家象征的寺庙,举行或表演官方 自 0’,[3](P1) 仪式,实现对各族土 民的间接统治。 (一)山高水险致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