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锰酸钾预氧化与臭氧一生物活性炭联用净水研究
王宝奎1,高乃云1,王海亮2,朱斌2,郑小明2
行有限公司,上海200245)
摘要:高锰酸钾投加量在0.8一1.Omg/L时可以确保出水中锰达标。当高锰酸钾投加
铝。通过对高锰酸钾预氧化和常规处理工艺以及臭氧一生物活性炭工艺组合联用工艺的中
试试验研究,发现组合联用工艺对水中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铁、锰、消毒副产物和
致突变活性的去除效果突出,经组合联用工艺处理后的水质,除冬天的氨氮指标外,基本
能满足我国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关键词:高锰酸钾预氧化;常规处理;消毒副产物;臭氧:生物活性炭
高锰酸钾预氧化可以有效地控制氯酚和三卤甲烷的生成量,可以有效地去除原水中的
铁和锰。随着饮用水水源的日益污染,特别是针对黄浦江原水的严重污染,上个世纪70
年代,同济大学和上海市自来水公司联合在周家渡水厂进行了臭氧.生物活性炭试验研究。
30%--75%。欧洲使用臭氧一生物活性炭工艺的水厂有70多个,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瑞士
的Lengg水厂、德国的缪尔霍姆水厂、法国的卢昂拉夏佩勒水厂等u捌。本文选择既经济又
易于上马并能确保预氧化效果的高锰酸钾预氧化与常规处理工艺以及臭氧一生物活性炭组
合联用工艺对黄浦江原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研究,为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设计参数和
运行调试的技术支撑【3刮。
1材料和方法 x
1.1试验方法
高锰酸钾预氧化与臭氧一生物活性炭联用组合工艺试验流程图见图1。组合工艺试验的
mg/L;
径0.02mm;高锰酸钾加注量lmg/L;后臭氧加注量1.0mg/L,水中余臭氧浓度为O.05
2.4m,活性炭柱滤速8m/h,炭柱接触时间为14—18min。
1.2测定项目与方法
取样点为原水、高锰酸钾预氧化后原水、砂滤水、后臭氧化水、生物活性炭柱出水,
进行Ames试验,有机物分子量分布、氯仿、溴仿、四氯化碳、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
甲烷、二氯甲烷、卤乙酸、DOC、AOC及臭氧副产物溴酸盐测定。常规分析项目有水温、浊
氧发生器臭氧初始浓度、臭氧尾气浓度等。
1)氨氮的测定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铁的测定采用邻二氮菲比色法;锰采用过硫酸铵
比色法;亚硝酸盐采用重氮化偶合比色法,均使用722—Gw型分光光度计;
2)硝酸盐和UV:鲥的测定均使用75l—GW型分光光度计;
3)C0‰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使用指针式电热恒温水浴锅);
基金项目;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2从601130);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资助
4)DOC采用TOC仪测定;
5)AoC的测定:外送国环清华大学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测定;
EPA524.2)和EPA标准方法;
7)生物致突变性的测定:采用Ames实验测定,送复旦大学环境卫生教研室测定;
8)臭氧发生器氧初始浓度和臭氧尾气浓度的: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
标准CJ/T3028.2_4中所规定碘量法。
机械搅拌反应池
图l 高锰酸钾预氧化与臭氧一生物活性炭联用组合工艺试验流程图
2结果与讨论
2.1高锰酸钾预氧化对锰的去除效果
从图3.1可以看出,投加高锰酸钾对锰的去除效果较好,当高锰酸钾投加量在O.8—
时,出水中锰含量反而增加;投加高锰酸钾与投加硫酸铝的间隔时间应达到5min以上,
即投加高锰酸钾至少5min之后,再投加硫酸铝。
m
▲ ▲ ▲JL ▲ ▲
O V T V T V V
m +原水锰含量
^
O
一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