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学 教学课件 作者 李振平 第六章.ppt

模具制造工艺学 教学课件 作者 李振平 第六章.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正常磨损及修复 1.导向及定位件的磨损或拉伤 (1)导柱磨损或拉伤 中小型模具均以导柱为定、动模之间的定位件,在长期的使用中,反复开启会导致导柱与导套间磨损,间隙过大,定位精度超差。这种情况出现时,应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导柱、导套周边均匀磨损时,可更换新导套,重新配置,达到精度要求;②导柱、导套之间有单面磨损过重时,大多是因导柱固定部位公差过大产生松动所致,此时需要更换导柱或导套一方即可;③导柱(套)局部有拉伤现象,产生的原因有配合过紧,表面有污物,两者之间中心距误差等。 轻者可局部研磨、抛光,重者需要更换导柱(套),重新寻找定位精度。 (2)定位块、定位止口磨损 在大中型模具中,动、定模之间的梯形止口或定位斜键起定位作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磨损使定位精度降低,主要修复方式有:   1)定位块修复。如图6-1所示,定位块在长期使用中磨损,L尺寸变小,定位精度超差。可在其下端面垫上δ厚垫片,使L尺寸复原,再将M面磨去δ厚,即可达到修复的目的。另一种办法将磨损面电镀一层金属后,再用磨床磨削到原始尺寸。但这种方法修复量在0~1mm较为合适。 2)止口修复。如图6-2所示,止口部位装有耐磨件3,可在M面上垫δ厚垫片,恢复原始尺寸,δ尺寸因磨损情况而定;若没有耐磨板,加垫又比较困难时,可将磨损面电镀硬金属增厚,然后再磨削到原始尺寸。   2.分型面磨损 模具使用一段时间后,分型面上原本很清晰的型腔边缘尖角会变成钝口,使生产的制件质量难以达到设计标准要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①分型面上,型腔边缘处粘有残余物没有清理干净即进行合模而压迫变形;②取制件时操作不慎,对型腔锐边有撞击;③模具反复开闭及制件脱模对局部的正常磨损。若分型面上,型腔周边大面积磨损,可采取将分型面磨去0.2~0.4mm厚的方法进行修复,此法将改变制品的尺寸,可用于要求尺寸不严的产品。 否则,需同时修改型腔深度,对分型面上的局部磨损,可视情况采用挤胀、镶块等方法进行修复。“挤胀”就是在离损伤部位3mm左右的地方用凿子敲击,使凹痕隆起,敲击点尽量离得远些,敲击范围大一些,然后对隆起的部分用锉刀锉平,再用油石研磨,砂纸打光。 3.型腔表面磨损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型腔表面由于不断地受到高压作用,特别是在型腔表面硬度低的情况下,磨损很快,导致制品尺寸变大。这需要通过正确选择模具材料和合理的表面硬化处理及合适的热处理来保证。但磨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整体磨损较严重,可采用将型腔和型芯用电镀的方法进行修复,镀层厚度可达0.8mm。而对局部的严重磨损也可采用粉末焊接的方法修补。 4.镶块松动 5.移动件磨损 在模具开合过程中产生移动而实现脱模的部件称为移动件。移动件一般采用中碳钢进行淬火或调质处理,也有要求硬度更高的,采用合金工具钢制成。因此,与移动件相对应的承压件必然磨损更为严重,致使滑动件达不到精确复位。如图6-3所示是一塑料成型模,机构中件1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凹槽,件2不能及时复位。一种修复方法为:将件1磨损部位焊补后再磨削到原始尺寸;另一种修复方法为:将F面磨去δ厚,将E垫上δ厚垫片,以补偿磨损量。磨损严重者可将磨损件更换,按实际测量尺寸加工配件,效果良好。 6.模具咬伤 模具咬伤是模具滑动件之间磨损增大,或滑动接触面的硬度太低,而导致的局部划伤咬合在一起。其修复方法为:①产生凹痕时,将凹陷边缘修磨成圆角,以免再次咬模。若是滑动件表面硬度低,则需要进行表面硬化处理。也可采用扩散渗碳、渗氮处理。对销类滑动件最好采用高频淬火;②切除咬模部分后再进行堆焊修补,但焊接材质必须相同。壁厚太薄的地方不能采用电焊修补;③滑动型芯上产生卡住现象时,可用细锉、油石、砂纸打光。卡伤严重时,采用粉末堆焊修补、卡伤不严重时可用电镀方法镀平; ④角销卡伤时,重新更换;⑤滑动件的接触面选择钢和黄铜不同类材质进行修配。 三、意外损坏及修复 1.推杆、成型杆折断   在模具使用中推杆折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原因大致如下:①推杆孔加工直线度较差。当一副模具上有十几根甚至几十根推杆时,加工直线度差或孔内粗糙度差均可造成杆件弯曲以至折断;②推杆“丁”字头为焊接而成,热处理效果差,焊接应力未清除而产生断裂。推杆或成型杆被折断后,轻者可采用镶块焊补、电镀、敲击等方法予以修复或者更换推杆或成型杆;重者可划伤型腔使模具报废。 2.异物掉入损坏型腔   这是意外事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如果掉入物为是金属物,会使型腔遇到严重破坏。尤其是仿真纹面型腔或抛光面型腔,给修复带来因难。若型腔轻微损伤,可用敲击法(即在型腔损伤部位的背面开一个小盲孔,然后在孔内放一金属棒,用锤子敲击,使损伤面隆起后磨平抛光)予以修复。如果型腔损伤严重则主要靠镶拼、堆焊、电镀的方法来修复。但恢复如初是不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