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与合成生物柴油的应用研究(摘要).pdf
第 1期 硕士毕业论文介绍 59
聚丙烯酸酯核壳微球的制备及抗冲击改性聚乳酸的研究(摘要)
Preparation of Acrylate M icrosphere with Core-Shell for Toughening Polyactide
(Abstract)
宋晓丽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9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2)
聚乳酸 (PLA)因其具有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无刺激和可完全生物降解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可再生高分
子材料之一,然而性脆和抗冲击性能较弱的缺点严重制约了它在相关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 ,因此提高其抗冲击性能是 目
前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核壳型聚丙烯酸酯类抗冲击改性剂 (ACR)已被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 (PVC)的抗冲击性能
的改性,并取得了优良的改性效果。然而 ,通过ACR改性剂提高PLA材料的抗冲击性能目前为止研究较少。本论文通
过采用半连续分步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的不同结构的ACR改性剂,将其与PLA进行熔融共混 ,系统地研究了
各种ACR改性剂对 PLA的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本研究首先采用半连续分步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的不同结构的ACR改性剂。研究了聚合过程中乳化剂
及引发剂用量对ACR乳液的影响,利用动态光散射 (DLS),透射电镜 (TEM),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和动态力学分析 (DMA)等表征手段对乳液粒子的粒径和形貌结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乳化剂
用量的增加乳胶微粒的粒径变小,乳液稳定性也相应提高,同时若增加引发剂的用量会导致反应速率的加快。最终实验
确定乳化剂和引发剂的最优用量分别为质量分数 1.0%和4%。TEM、SEM、DMA和DSC等测试结果显示乳胶微粒为规
则的、均一分布的核壳微球。研究中利用 “粒子设计”原理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不同交联剂及不同种子用量 的
聚丙烯酸酯微球用于后续的PLA改性。
将ACR固体与PLA熔融共混 ,利用DMA、SEM、TEM、摆锤式冲击仪和万能拉力机等测试仪器对PLA/ACR共混物
的热性能、相结构以及力学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ACR微球与PLA部分相容,在 PLA中均匀分散并保持原有的
圆球形状。PLA/ACR共混物的抗冲击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ACR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 ,随着 ACR核层交联剂添加量
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ACR质量分数为 10%,核壳比为 7/3,核层交联剂TMPTMA质量分数为4%,ACR核层单体配
比为MMA/BA=10/90,壳层单体配比为MMA/BA=90/10时,PLA/ACR共混物抗冲击效果最佳 ,此时共混物的缺 口冲
击强度可达4.3kJ/m ,为纯 PLA(1.5kJ/m )的3.0倍左右。此外,热重分析 (TG)测试结果显示 10% ACR添加量对
PLA的热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
关键词:丙烯酸酯 ;核壳结构 ;聚乳酸;抗冲击改性剂
指导老师:王春鹏 (1969一),男 ,江苏盐城人 ,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质材料的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E.mail:
wangcpg@ 163.com。
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与合成生物柴油的应用研究(摘要)
PreparationofSolid Acid Catalystsand Applied Research on theSythesisofBiodiesel
(Abstract)
司展(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9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2)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 良好的替代燃料,与石化柴油相 比,具有含硫量低、不含污染环境的芳香族烷烃、闪点高不易爆炸
以及十六烷值高燃烧性能好等优点。欧美国家制备生物柴油多以食用油脂为原料 ,但我国人 口多耕地少,食用油脂的供
应还只能用于人们的食用需求 ,利用非食用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在我国具有现实意义。工业 中通过酯化反应生产生物柴
油一般采用均相酸催化剂 ,其具有转化率高、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是也存在设备腐蚀、废液多、催化剂不易 回收利用等
缺点。
本论文在综述了国内外生物柴油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自制固体酸为催化剂,在加压条件下催化脂肪酸甲酯化反应
制备生物柴油。对固体酸的制备条件 ,加压酯化工艺过程及产物油的脱色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归
纳如下 :
1)以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稀土元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300MW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的研究与应用.pdf
- 6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节能增效措施的应用.pdf
- Abcite热塑性粉末涂料获饮用水系统元件NSFANSI61认证.pdf
- AHP算法在顶岗实习系统单位决策中的研究与应用.pdf
- AlCrN涂层在热锻模中的应用.pdf
- AutoCAD 扩展属性在地形图更新中的应用.pdf
- CMT管监测井在北京地区的应用.pdf
- DNA条形码技术在河北省坝上地区夜行鼠鉴定中的应用.pdf
- DTM分析在矿山治理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pdf
- GPRS管网动态监控系统在莱钢供水系统中的应用.pdf
-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在体育建筑应用中的能效测试分析.pdf
- 地质雷达信号的Kirchhoff偏移技术在小型充填溶洞探测中的应用.pdf
- 地震相分析技术在储层沉积特征研究中的应用探讨.pdf
- 基于 ArcGIS 及安卓平板进行地理国情普查生产的应用.pdf
- 基于 EP S2008的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隧道测量中应用研究.pdf
- 基于南水北调 GPS-RTK技术在微地形测量中的应用.pdf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现读者驱动的馆藏文献采购.pdf
- 基于最小二乘与加权分位数回归法对比分析盈余管理在我国跨国公司中的应用.pdf
- 基层医院围术期应用抗生素调查结果分析.pdf
- 塔式生物膜反应器在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