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治疗喉源性咳嗽2踟例的临证辨治的研究
张勉 雷蕾 陈潇 黄卓燕 高阳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
【摘要】目的:通过对280喉源性咳嗽患者的临证辨治,观察各证型辨证
治疗的效果,明确中医药对喉源性咳嗽的疗效,为中医药治疗疑难病种提供科学
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28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比较各证型治疗前后效果。结果:研究数据表明:28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中,风
邪犯肺型109例,方选止嗽散加减,总有效占90.82%。脾虚痰浊型58例,方选六
君子汤加减,总有效占84.48%。阴虚火旺型4l例,方选百合固金汤合贝母瓜蒌
散加减,总有效占82.93%。卫表不固、禀质过敏型72例,方选玉屏风散合桂枝
汤加减,总有效占80.56%。结论:运用中医辨病和辨证分型治疗,临床效果比
较满意,临证辨治要提倡”审因溯源,标本兼治”,方可收到良效。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喉源性咳嗽;临证辨治
喉源性咳嗽是近年来中医耳鼻喉科提出的新病名【¨,多由咽喉疾病治疗未愈,
迁延而来,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2】。其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咽痒,干咳,
或少痰或咽异物阻塞感等。
l临床资料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来自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280名喉源
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09年12月到2012年5月的门诊的喉源性咳嗽患
者男性132例,女性148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3岁,平均年龄32.7岁,
病程最长337天,最短14天。平均79.9天。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慢性变应性咽炎的诊断是根据西医高等医学院校教材2004年普通高等教
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耳鼻咽喉头颈科学》【3】。
症状:咽痒、干咳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其特点为:咽部紧缩感、痒、刺激性干咳,
伴有鼻痒、喷嚏、鼻塞等鼻变态反应性症状和喉水肿等喉变态反应性症状。
体征:咽部黏膜正常或咽部黏膜水肿、水样分泌物增多,并可见舌体肿胀、悬雍
垂水肿等。
1.2.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1月1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
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耳鼻咽喉诊断标准》以及2008年全国高
等院校精编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4】, “喉咳”各证型。
风邪犯肺证:咽痒、干咳,少痰不易咯出,咽部异物感。遇风则咽痒甚,痒
即作咳,多呈阵发性,咳甚则声嘶。可兼有发热恶寒,鼻流清涕,或口干思饮,
尿黄便干,舌质淡红,舌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或浮紧。
脾虚痰浊证:咽中异物感,常有清嗓动作,喉痒,痒即作咳,咳咯透明色粘
痰,痰多色白,劳则加重。伴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呆便溏,胸闷脘痞等症
状。舌淡胖有齿印、苔白或腻,脉沉细弱或沉细滑。
阴虚火旺证:咽干痒不适,干咳无痰,或少痰难咯,咽异物感,或“吭喀”清
嗓不止,灼热微痛,以夜间尤甚。伴有少气懒言,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
汗,眩晕耳鸣,腰膝酸疼。舌红或微红、苔薄少津或苔少,脉细或细数。
卫表不固,禀质过敏证:咽痒不适,咳嗽痰黏,稍遇风、冷或异气则咳加剧。
或畏风肢冷,痰多清稀,肌肤灼痒等症状。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其他:血常规、间接鼻咽喉镜或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胸片等检查以排除其它
疾病。
1.3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病例选择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年龄在12岁一70岁,能配合各项检查和
治疗者。
1.4病例排除标准:
(1)确诊为严重或特殊感染、传染病患者。
(2)年龄在12岁以下和70岁以上者。
(3)检查发现兼有邻近组织或器官病变者,如鼻炎、鼻窦炎、鼻咽炎、喉炎、
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
(4)血常规检查异常,或胸部x线片示有肺部及气管病变者。
(5)并发心脑血管、肝、肾和内分泌系统、消化道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
神病患者。
(6)近期使用影响鼻、咽、喉黏膜的药物的患者。
(7)哺乳或妊娠期妇女。
2治疗方法
运用中医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特色,对喉源性咳嗽患者的整体情况和局部症状
进行临床整体和局部辨证施治,并观察各证型辨证治疗的效果。
风邪犯肺证:治以疏风散邪,利咽止咳。方选:止嗽散加减。
脾虚痰浊证:治以健脾化痰,利咽止咳。方选:六君子汤加减。
阴虚火旺证:治以滋阴降火,利咽止咳。方选:百合固金汤合贝母瓜蒌散加减。
卫表不固,禀质过敏证:治以益气固表,祛风止咳。方选:玉屏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