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行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
克土,土克水。其间的相生相克都走了一个圆,周而复始,循环不止。这个圆也是全息的,天地日月运
转如此,四季变化如此,昼夜更替如此生命繁衍也如此。
三才是指天地与人,这里泛指“三”在生命产生的全息效应。卵生有三层:壳、清、黄。胎生有三
层:子宫、羊水、胎儿。植物的种子也有三层:皮、子叶、胚。《德道经》中讲“道生一,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万物。”三数在生命产生契机中始终贯穿显隐,处处都能够找到它的作用力。
道O德一:按全息理论分析,没有朴散的德一作用于人体内环境心肝脾肺。肾,五脏各主其德,肝属
木主仁德:肺属金主义德;心属火主礼德;肾属水主智德;脾属土主信德。人有五德五脏安康神情体健,
五德归而为一,五德本是一德,用一个圈表示她的圆满了无挂碍,没有后天的勉强与造作,却又是自然
的透发真性的流露。中国古文中的“吾”字,是对我的自称,寓意是希望通过加强自身五德的修养而进
入道。德一的无为之境,由此可见五德醇厚圆满才是进入道0德一的必由之路。《德道经》的道。德一
理论竟与现代科学发生奇妙的碰撞。
由水泥和石头堆砌起来的屋子周围会突然起火;镜子自己碎裂,碎片能飞到100米之外;金属会卷
曲、破裂,甚至会碎成面包屑状的粉末;不同的金属可以在室温下熔合在一起,有的金属可以变成果冻
或泥的状态……这就是加拿大物理学爱好者哈奇森实验室里出现的奇迹。科学家猜测,哈奇森是在无意
中“触碰”到了“零点能”。零点能就是由量子真空中的粒子和反粒子不断出现和湮灭产生的。
哈奇森试验告诉了我们:物体在零点能的状态会产生哈奇森效应,地球处于“零点能”状态出现百
慕大之谜,人的身心“零点能”出现特异功能也就不足为怪了。古代中国道家法术中的一些现象,例如
点石成金,巽水逆流,障眼法,穿墙入室等等。其中的关键是如何构成这种能够无中生有的场。一步步
按照方法组成了这种能够无中生有的场态环境,那么生命产生的奇迹也就同样会在“道。德一”的状态
中诞生,“无,名万物之始也。”
善养生者必知养德治未病
李沅首
(北京德慧智教育科技中心,北京100000)
【摘要】生命和健康是人们生存最关注的。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保持生命和健
康的方法。本文简单解释何为养生,并阐释了养生治未病不离“养德修之身”这一重要原则。“修之身”
不仅是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更是“不治已乱治未乱”的养生良方妙法。如何“修之身”?老
子给我们提供了修身的步骤与阶梯,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老子提出的这个“人
法地”的方法是重中之重,也是修身养生入门的重要方法。本文论述了养生治未病的几个重要原则:一,
坚守“道德修养”;二,坚持做到防止先天能量渗漏,使其德乃真;三,坚持“经典诵读”,践行经典理
论;四,坚持“动静兼修”实践;五,坚持“人法地母”实践。其养生核心离不开养德修德这个基本原
则。
【关键词】养生;道德;养德修德;治未病;健康
1引言
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日:生命;生命最珍贵的是什么?日:健康;健康最可贵的是什么?日:养
生。健康是人生幸福的追求,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健康维系着人的身体生命,而至今生命仍是
一个难解的迷,即使人类已经步入到了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这一难题仍然在困惑着人类。人们在
65
承受着各种疾病折磨自己的时候,甚至危及到性命的时候,总是显得那么无知和无助。人们总是期盼着
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健康,远离霉运和疾病带来的痛苦。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人们的这种追
求越来越普遍,尤其是被那么多的“有毒食品”包围着,防不胜防。科技在进步,疾病却变换这花样侵
害着人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生态、自然、绿色、环保的养生就被人们越来越迫切的追求和认
知,今日不养生,明日必养病,而善养生者必定应该清楚以德养身治未病。
2何为养生
古人云: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还有内养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之说。养生从
根本上讲不等同于保健,也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养生”一词出自《庄子·养生主》,本文开篇即讲
何为养生之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
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能源发电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未成年人出游免责协议书5篇.docx VIP
- 八年级体育教育教学计划..doc VIP
- 劳动教育(微课版):认识劳动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特高压输电系统温室气体减排方法学.PDF VIP
- (高清版)DGJ 08-2173-2016 展览建筑及布展设计防火规程.pdf VIP
- 高中英语【拓展阅读】Before You Feel Pressure 双语课件.ppt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 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完整版.pptx VIP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5年1月份修订).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