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解种群概念要抓住四点: 1.一定区域(空间限定) 2.一定时间(时间限定) 3.同种生物(物种限定) 4.全部个体(个体范围) 判断:下列各项是不是一个种群? 1.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 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 3.一个城镇的全部居民。 4、一亩农田中的全部水稻。 5、一个草原上全部的老绵羊。 种群密度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估算法 迁移拓展 思考: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维持稳定吗? 在自然界中,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着,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 K值和K/2值的应用 如图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淘汰个体数②a为J型曲线,b为S型曲线③阴影部分的个体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④K值为环境容纳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不同类型生物的存活率 【例2】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鼠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则该草原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头/公顷。若部分个体迁出则调查结果____(偏低,偏高)。 96 偏高 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均匀型 随机型 集群型 一、构建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方法: 模型假设: 理想条件下 建立模型: Nt=N0 λt或“J”形曲线 实验或观察: 现实条件下:高斯实验 检查修正: “S”形曲线 第二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理想条件: 食物(养料) 空间条件充裕 气候适宜 没有敌害 Nt=N0?t 增长率= ? -1 保持不变 ?= 第二年的数量 第一年的数量 (1)“J”型增长曲线 环境条件有限 种群密度 种内斗争 捕食者 出生率 死亡率 增长率 增长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按一定的比例下降 增长率=0 (2)“S”型增长曲线 二、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种群的数量是经常变化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消亡等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呢? 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间接因素: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 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 人为控制(家禽,畜牧) 捕杀野生动物 滥砍乱阀 环境破坏影响生物生存 三、“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 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 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 曲线形成的原因 有K值 无K值 K值的有无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0和K时的增长率为0,K/2时增长率最大 增长率为常数 (无限增长) 种群增长率 受空间、食物、天敌等制约的有限的自然状态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状态 前提条件 “S”型曲线 “J”型曲线 项目 保护_____,保证鱼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提升_____ 降低_____,改变环境,使之不适合鼠生存。 K(环境容纳量) 捕捞后,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_____,这样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恢复。 灭鼠后,防止鼠的种群在_____附近,这样鼠的数量会迅速增加,灭鼠效果不好 K/2(最大增长率) 捕鱼 灭鼠 注意事项 K/2 K/2 K值 K值 K值 a b D I型:接近于生理寿命时死亡率升高。如:人等大型哺乳动物 II型:种群各年龄期死亡率基本相似。如:鸟类,啮齿动物 III型:幼体死亡率很高。如:鱼类、两栖类等 实验原理: ①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② 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代谢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限制因素 ③ 在理想的环境下,酵母种群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种群呈S型曲线。 实验材料:血球计数板, 肉汤培养基 实验步骤:配制培养基 灭菌 接种 培养 计数 实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及其基本使用 基本使用 back 二 . 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三、注意事项: 1 酵母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边缘效应(计数上边线和左边线上的细胞数)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某实验室装修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docx VIP
- Unit 6 A Day in the Life 单元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B级法兰锻制-作业指导书生产用设备操作与维护规程汇编.doc VIP
- T_ZJAF 13.1-2023 公共视频资源 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 第四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精品课件)-【中职专用】高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2025年高考政治真题试卷(新课标卷)+解析及答案001.docx VIP
-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书.pdf VIP
- 《吸入装置使用》课件.pptx VIP
- 患者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培训.pptx VIP
- IT运维管理制度流程图.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