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历史发展演变探讨(第二讲).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历史发展演变探讨(第二讲).ppt

一、学校教育的变迁 “起得最早的人是谁?是我! 睡的最晚的人是谁?是我! 读书读得最累的人是谁?是我!是我!还是我!” 什么时候起,我们使以储才为目的的学校教育蜕变成以举士为主要功能的教育机器? 学校的起源有两类:东方的中国是学者(如孔子)讲学发展为私塾,史官(如老子)传学反展为官学,二者相互补充、结合。 2、中国早期学校制度始成于夏朝,夏时已出现庠、序、校等学校称谓。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孟子 4、到了西周,学校教育进入了较为完备阶段——是中国传统教育中官学发展的第一波高峰阶段。 6、春秋战国时期学校的发展 所谓私学,指的是私家学派和私人讲学。两者是密切相关的,私家学派往往是由私人讲学而形成的。每个学派往往都是由一 著名大师讲学而形成的以他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教育的出现,一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得学术能够下移到民间,并呈现出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私学教育极为昌盛。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墨家私学在战国中期以后迅速发展成为与儒家相匹敌的显学。 代表变法图强的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私学,提倡法治与耕战,颇得统治阶级阶层的喜欢。 以提倡自然无为的教育思想,反映社会的隐士群体愿望的道家私学,也成为了当时的一大私学派系。 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稷下学宫的创建,稷下百家争鸣的展开,不仅形成了先秦百家争鸣的高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而且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先秦时期学校的发展演变: 二、古代中西方学校教育的比较 ㈣启示 ⑴ 中外教育源头时期的教育都较好的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求,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要求,为当时社会培养了所需的人才,维护了社会统治。 ⑵ 中外教育源头时期的教育体现了以学科知识为内容观。“六艺”、“七艺”通过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的知识安排,来培养人的良好品德,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 ⑶ 中外教育源头时期的教育都包含了智、美、德、体诸要素,表明中外在教育内容的最初的安排上,都致力于人格的完善和发展的和谐。 (二)汉代儒学独尊的学制系统的建立 1.实行儒学独尊的文教政策 儒家的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用严格的家法、师法代替了自由讲学之风,书本知识的学习占主要的地位。在教育法上,章句训诂代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做法。 3.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体制 在中央建立太学,地方建立郡国学。 中央官学:太学 鸿都门学 宫邸学 地方官学:郡国学  庠 序 太学建立后,汉代即确立了太学生考试入仕制度,每年对太学生考试一次,即“岁试”。考试采取“射策”的方法。考试的内容是关于经学的。 汉代的太学生考试入仕制开创了教育与选官即“储才”与“出仕”“考试与功名”“读书与做官”相结合的先河。 察举制 所谓察举制就是分科举人——分科目察举或制诏策试人才任予官职的制度。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广义的科举考试制度。 (三)魏晋南北朝的官学与私学 1、官学发展 (1)在承继汉朝太学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另一所中央高等学府——国子学,从而开启了中国传统社会于太学之外专为贵族子弟办大学的先河。 (2)开设了“玄学馆”、“儒学馆”、“文学馆”和“史学馆”等四种专科学校,开隋唐设置专科学校之先河。 (3)官方专业法律教育机构开始设置——这是中国教育上的一大创举。 2、私学的发展 (1)私学百花齐放的再现。(儒、道、佛学争相聚徒讲学。) (2)启蒙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创了中国传统启蒙教育之先河。 (3)宗族与家庭教育逐渐兴盛起来。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就是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所谓“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家世官位高低)所评定的等级;所谓“状”,乃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 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大动乱所造成的中央集权衰败,文化专制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