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系)对条纹叶枯病田间抗性鉴定的研究初报.pdfVIP

水稻品种(系)对条纹叶枯病田间抗性鉴定的研究初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7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害. 1.2.1 鉴定圃 鉴定圃设置于水稻条纹叶枯病重 随着近年来优质感病粳稻面积的不断扩大、麦稻套种技 发区的姜堰市娄庄镇.供试水稻品种于2004年5月20 术的推广及适宜灰飞虱群体增殖的连续暖冬气候等因 日播种,每品种直播一行约25粒,品种间随机排列,设 素,该病害已上升为江苏省水稻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 两个重复,鉴定圃四周小麦田于供试水稻1.5叶期后收 一。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江苏发生割。田间肥水管理同一般大田.全生育期不使用灰飞虱 面积达157万公顷。占江苏全省水稻种植总面积的 防治药剂和抗病毒剂. 79%。目前生产上多采用治虫防病、调整播栽期等措施. 1.2.2 虫量和带毒率调查 分别于田间一代和二 但是在虫量大.灰飞虱带毒率高,若成虫峰期长的病害 代灰飞虱发生盛期以搪瓷盘拍虫法调查虫量.同时于鉴 大发生年份,两者的控害效果都不理想。控制这一病害 定圃捕捉灰飞虱1000头.并分别从中随机选取100头 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是推广应用抗病品种.而这一工作 灰飞虱进行带毒率免疫检测.再计算有效接种虫量。计 的开展首先取决于对品种抗性有效的评价。本研究通过 算公式为:有效接种虫量(头/苗)=田间虫量(头/苗)×带 对156份江苏省中间试验水稻新品种进行的水稻条纹 毒率(%)。 叶枯病田间抗性鉴定.初步评价条纹叶枯病重发区江苏 1.3病害调查及抗性分级 省内品种的抗性水平.以期为抗病品种的利用和病害防 分别于2个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高峰期调查发病 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株数和病级,病级调查标准为:0级,无症状;1级,有轻 1材料和方法 微黄绿色斑驳症状。病叶不卷曲,植株生长正常:2级, 1.I供试品种 病叶上褪绿扩展相连成不规则黄白色或黄绿色条斑.病 江苏省中间试验水稻新品种共156份.感病对照武 叶不卷曲或略有卷曲,生长基本正常;3级,病叶严重褪 育粳3号.抗病对照镇稻88(由江苏省种子站统一提绿,病叶卷曲呈捻转状,少数病叶出现黄化枯萎症状;4 供)。 级,大部分病叶卷曲呈捻转状,叶片黄化枯死,植株呈假 1.2鉴定方法 枯心状或整株枯死。计算病情指数和相对病情指数,再 28 根据相对病情指数进行抗性评价:高抗(HR)。相对病情抗病或中抗共有34份,占供试籼稻材料的75.6%.而表 指数小于0;抗病(R),相对病情指数为0—10%:中抗 现为感病的材料仅有1份(表1)。 (MR),相对病情指数为10.1—30%;中感(MS)。相对病情 3讨论 指数为30.1—50%;感病(S),相对病情指数大于50%。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关予水稻条纹叶枯病品种抗 病情指数={毒襄芸名冀邕瓣x100%总供试株数撮高级数 性鉴定的技术规范。研究者多借鉴日本60年代建立的 室内鉴定方法,但该方法不适于大量材料的抗性初筛. 相对病情指数=墓嘉登筹箬善喜薯蓑昌君喜筹燃x100%感病对照病情指数一抗病对照病情指数 “ 而近年来江苏省生产上病害发生呈加重趋势.重病区的 2结果与分析 一些重病田块具备进行田间抗性鉴定的条件。前人的研 2.1鉴定圃有效接种虫量 究往往仅以灰飞虱的发生量作为水稻条纹叶枯病田间 鉴定圃一代灰飞虱成虫峰期调查虫量为14.3头/ 抗性鉴定接种强度的唯一标准.而忽略了影响接种强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