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平实的语言打造精彩文章
辞藻华丽的语言,是考场作文中出彩的一个很好因素。然而,对于还在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在学生的体验和认知还比较肤浅的时候,教师如果只偏重于语言外在形式的雕琢,就往往会使学生偏移对事物内涵的挖掘而使文章流于矫情和浮靡。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不妨先要求学生用朴素的语言进行写作。不过,用朴素的语言写作,并不是在语言运用上就可以随意为之,无所用心了。相反,要使语言做到“朴素”而“美”,是非下一番苦工夫不可的。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追求语言的朴素美。
一、深思熟虑,透彻分析,朴实之言也可震撼读者
在写作中,尤其是一些议论性的文章中,深思熟虑,透彻分析,往往能使文章的思想性显得尖锐深刻,与众不同,而入木三分、鞭辟入里的思考和分析也最能吸引读者的眼光。我曾经让学生依据下列材料写百字短评:
“赵、钱、孙、李四人外出野游,赵发现一只野鸭,钱立即兴枪打死野鸭,孙飞快地把它捡回,李主动把鸭弄净烧成美味佳肴。最后四人共享成果。请问若重奖贡献最大者,奖当属谁?”
一篇作文是这样写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各方面斗争的结果,而最后的结果则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和努力而形成的。重奖谁都不合理,因为这是一个团结合作得很好的战斗群体。”
另一篇作文则是这样写的:
“赵首先发现了‘问题’,钱解决了问题中较难的部分,孙和李只是锦上添花而已,有句话说‘发现问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没有赵,钱就连举枪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后面的捡、烧了,也就是说,赵给钱创造了机会,钱又给孙、李创造了机会,所以,赵的贡献最大。”
这是两篇观点和语言都不同的作文。孰优孰劣,不言自明。通过对它们的比较,我要告诉学生的是:不要以为写议论文就非要用理论色彩很强的语言,如果只在文章里堆砌哲学术语,不仅无济于事,反而还会壅塞思路。伏尔泰有一句名言:“词是思想的敌人。”因为那些硬搬照抄的词用得再多,也无法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也无法使别人看到任何有价值的观点。中学生写的议论文多是生活偶感、一事之议之类,完全可以用平实简明的语言把道理说得很有逻辑,很有深度,因为思想可以驾驭着文章自由驰骋,而文章也完全能充分而精确地反映出人的思想。朴素的语言照样可以蕴含哲理,雄辩有力。
二、锤炼字词,赋予内涵,普通词语也当意味蕴藉
有些学生总觉得写文章用些冷僻晦涩的词语,才能显得高深。其实,用意深切和言辞浅显并不矛盾。原课文《内蒙访古》中有这样一段话:“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这段话很朴素,却把阴山、原野写得恬美而有生气。其中“拖”“躺”“沐”三个普通的字就用得很好,使阴山南麓的原野有了生命,这一生命有着安详宁静的神态,有着悠然自得的情调。所以,字词本身并无优劣雅俗之分,只要调遣得当,赋予丰富的内涵,普通的字词也能出色地担当重任。
有位学生在作文中写了一所贫困地区的小学:“远远望去,在那黄褐色的小丘之下,有着一圈黄色的用土块造成的平房,唯有那旗杆上飘拂着的国旗告诉你这是一所学校。”我让他借鉴《内蒙访古》中的那段话,作点修改。最后他改为:“在那黄褐色的小丘之下,卧着一圈黄色的用土块垒砌起来的平房,唯有在它上空飘拂着的国旗告诉你这是一所学校。”用“卧”字代替“有”,用“垒砌”代替“造”,用“在它上空”代替“那旗杆上”,就更形象地写出校舍的低矮、简陋和黯淡。只换了几个字,就意趣大异,这是因为换上场去的字词携有更多的视觉信息,可供人寻味。
所以,学习写作固然要增加自己的词汇量,但更要用好那些普普通通的字词,使之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丰富的内涵。朴素平实并不等于平淡无味。
三、体味直觉,反映真情,平常字句也能优美动人
直觉是人的情感的最直接的感触。在作文过程中,如果过多地注重概念化、逻辑化的语言而忽视无意识的直觉,也许可以做到文笔娴熟,却不可能产生顿悟,就不会有种种新奇的想象;如果只是搜肠刮肚地寻觅妙词佳句,就会使本该是“情”与“思”载体的语言变成干瘪的外壳,不会有一种优美的意境和咏叹的意味。
有位同学分班后进入“快班”,她在作文中写道:“对原来的班,我始终还有一种恋恋不依,依依惜别、藕断丝连之情。”我对她说:“你用的这三个词语都不错,但我在读的时候,想得更多的是它们的一般意义,却看不到那一份属于你的真实的心理感受,我相信你离开原班后的心情是复杂的,甚至是不好受的,你能不能用朴素的语言来真切的表达这种感受呢?”经过修改,她写成了这样一段话:“我觉得,仿佛不是我进入了快班,而是原先的班把我分了出来,我不但没有得到原先想象的进入快班的那种欣喜,相反,我像是丢失了什么似的。”我认为这话虽然没有用一个漂亮的词,却写出了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