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中跨文化戏剧的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化语境中跨文化戏剧的意义 张长虹 【摘要】跨文化戏剧在全球化语境中产生,也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全球化的新视角。本文以英国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和意大利知名导演尤金尼奥·巴尔巴为例,探讨1960年代以来跨文化戏剧的艺术特征及其对文化全球化的贡献,进而阐析跨文化戏剧在全球化公民社会中的功能。 【关键词】全球化;跨文化戏剧;意义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rcultural Theatr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Zhang Chang-hong Abstract: While the Intercultural Theatre came into being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it also offered new perspective of 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 By introducing British theatre master Peter Brook and well-known Italian director Eugenio Barb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cultural theatre as well as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cultural globalization. Furthermore, it analyzes the functions this kind of theatre can perform in the civil society under globalization. Key words: Globalization;Intercultural Theatre;Significance 全球化是个具有不同层面、不同历史的过程和社会现象。跨文化戏剧在全球化语境中产生,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全球化的新视角,即从戏剧的维度思考全球化,展现戏剧在全球化中的特有功能,进而生成跨文化戏剧在全球化语境中的意义,并有助于了解西方实验戏剧的发展趋势,在世界范围内把握戏剧的命运。 一、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戏剧 英国著名学者约翰·汤姆森认为全球化的核心概念是以不同方式进行的联结。1960年代的技术进步与国际组织的加速发展将全球化引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本文所探讨的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戏剧是一个戏剧中的跨文化问题,以英国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和意大利知名导演尤金尼奥·巴尔巴为例,涉及他们相关的戏剧实践、理论与研讨。 1964年,巴尔巴在挪威奥斯陆首创奥丁剧院,招募北欧各国演员。1970年,布鲁克在巴黎成立了国际戏剧研究中心,核心工作是吸纳不同背景和文化的演员,帮助他们共同完成戏剧性表演。九年后,巴尔巴的国际戏剧人类学学校在丹麦霍尔斯特布罗建成。这两个国际戏剧机构推动了跨文化戏剧的建设,后者还为世界各地的表演者、学者、导演、评论家提供了学习、交流、研究戏剧的场所。 巴尔巴最早导演的剧目《卡斯帕》(1967)和《费莱》(1969)中,演员们都根据各自国籍讲不同的斯堪的纳维亚语。1971年布鲁克的《奥格斯特》在伊朗希拉兹艺术节上演时使用了古希腊、拉丁语和古波斯语。1972年12月,布鲁克率国际戏剧研究中心的成员赴非洲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戏剧实验与研究。他们在非洲部落以地毯为界即兴表演,欢迎未经选择的陌生观众包括孩子观看或参加演出,也采集不同歌舞、仪式中鬼的声音,进行沟通声响、呼吸或振动的各种可能性探究,以非自然的声音和集体合唱的形式表现,如利用一个人的简单主调和节奏即兴,随着简单的乐器伴奏,实验个人和群体互相调节与呼应的关系。布鲁克希望在彼此文化的艰难摩擦中产生真正的创造力。1979年,布鲁克的《众鸟会议》以群鸟的旅程隐喻人生,讲述它们寻找自己的国王的故事,其开放路线、不同语言使观众成为包括葡萄牙人、阿拉伯人、墨西哥裔美国人、锡克人在内的世界主义者。 从1980年至今,国际戏剧人类学学校已举办了14届会议,邀请过包括中国、印度、日本、印尼巴厘、巴西、美国以及欧洲多国的艺术家、学者。其中与跨文化戏剧直接有关的是1985年在法国布洛瓦城堡“文化对话”研讨,来自印度、日本的大师与法国、意大利的学者、奥丁剧院的演艺人员开始了面对面、直切主题的交流,以及两年后在意大利萨兰托举行的“演员的传统与观者的认同”公共会议,日本和印度的演员与奥丁剧院的成员在巴尔巴的指导下一同排练,主旨是观察不同传统中,从演员的传统到观者的个人翻译之间演出的感觉是如何改变的。奥丁剧院的演员在《以多马福音为福音》(1985)中使用新发明的科普特语、通用希腊语、意地绪语,演出《塔拉波

文档评论(0)

wen0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