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膀胱小细胞癌的研究进展_医学论文.doc
膀胱小细胞癌的研究进展_医学论文
膀胱小细胞癌的研究进展_医学论文
【关键词】 膀胱肿瘤;治疗;预后
0 引言
膀胱小细胞癌(Small, SCBC),是泌尿系肿瘤中一种比较罕见的恶性肿瘤。但因其在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而生物学行为却呈高度恶性,进展快、转移早、预后差,如今已越来越受到肿瘤科及泌尿外科医生的重视。因此,本文将对膀胱小细胞癌的新近研究做一综述。
1 起源
对膀胱小细胞癌的起源,不同学者持不同看法。曾经主要有三种假说:正常膀胱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恶性变、干细胞起源及尿路上皮化生[1]。但目前有较多学者认为膀胱小细胞癌和膀胱上皮性癌具有相同的起源,即支持干细胞起源学说。
Kuroda等[2]通过对同一肿瘤组织中膀胱小细胞癌合并移行细胞癌的研究发现,两者均表达CA19,因此认为两者可能具有相同的组织发生。Cheng L等[3]在分子遗传水平进一步证实了膀胱小细胞癌和移行细胞癌起源于相同组织细胞。他们运用杂合性丢失(LOH)和X染色体失活(女性病人)方法对20例(男16例,女4例)膀胱小细胞癌合并移行细胞癌患者肿瘤细胞群进行分析,检测了5个多态微卫星标志物,分别是D3S3050(位于3p25)、IFNA和D9S171(位于9p21)、D9S177(位于9p32)、TP53(位于17p13),发现所有病例中两种类型的肿瘤几乎具有相同的等位基因丢失模式,其总的等位基因丢失频率是90%。 其中也有3例病人在某单一基因位点,两种肿瘤表现出了不同的等位基因丢失模式,但是LOH模式在其他位点是相同的。作者解释这三例细微的差别很有可能是肿瘤演进过程中发生了克隆异质化现象。用同样的方法进一步分别对4例女患者中两种肿瘤细胞内X染色体的研究发现,两种类型的细胞呈现了相同的非随机X染色体失活模式。
2 临床特点
早在1989年,Edward等[4]对原发于膀胱的3778例恶性肿瘤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发现膀胱小细胞癌18例,占0.48%。Choong等[5]对该研究所1975~2003年的8345例原发膀胱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其中有膀胱小细胞癌患者44名,占0.53%。其中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3.3~5.1∶1,发病年龄最低的是35岁,最高的达87岁,平均年龄67岁 [5] 。
临床上首发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而就诊的占绝大多数。Trias I等[1]统计的文献报道157例患者中,78.2%的患者以血尿为首发症状;Liang Cheng等[9]对64例病人报道中则高达88%。此外,出现排尿困难的患者占12%,临床上还见有尿频、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膀胱小细胞癌虽属神经内分泌肿瘤,但文献报道出现副癌综合征的很少。其中Kanat等[11]报道了1例膀胱小细胞癌病人出现了全身淀粉样变性和肾病综合征。临床上还有膀胱小细胞癌伴Cushing综合征的报道 [12] 。
膀胱小细胞癌患者就诊时几乎全部已是中晚期肿瘤。Liang Cheng等[9]报道的64例病人中有63例浸润肌层,66%已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Siefker等[7]报道的88例患者中TII 期及以上者占96%。Choong等[5]报道的病例中,无I期病例,II 期12例(27.3%),III期13例(29.6%),IV期19例(43.2%)。其中,发生盆内外淋巴结转移者最多见,占28.6%,常见的结外转移器官是肝和骨,各占23.8%,还见有转移至肺、脑、皮肤、肾上腺的病例。可见,早期发现膀胱小细胞癌对泌尿外科医生来说其意义是举足轻重的。
膀胱小细胞癌合并膀胱其他肿瘤是其临床又一特点,临床上仅有12%~32%的病人为单纯小细胞癌。常见的并发肿瘤为移行上皮细胞癌(70%~75%),腺癌(8%~10%),鳞状上皮癌(约10%),此外还见有肉瘤样上皮癌及3种类型的肿瘤发生于同一病例的报道 [5,9] 。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关于膀胱小细胞癌的诊断,目前对于临床医生和病理科医生来说仍是比较困难的。目前确诊主要还是依靠组织学检查,包括光镜、 电镜、免疫化学检查。
光镜:依据WHO规定的肺小细胞癌的形态学诊断标准,膀胱小细胞癌肿瘤细胞光镜下分为三类: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及混合细胞型。小细胞癌常呈不规则巢状或弥漫片状排列,亦可见索状排列,偶有癌细胞围绕小血管排列成假菊形团结构。癌细胞体积较小,短梭形或淋巴细胞样,细胞界限不清,细胞质稀少,核为圆形、椭圆形或梭形,核分裂多见,可见核重叠,染色质粗大,均匀分布,核仁不明显。镜下常见小细胞癌与移行细胞癌、腺癌或鳞癌等共存[9,13]。
电镜:电镜下细胞排列紧密、胞浆稀少、细胞表面有细微突起,电镜下主要特征为胞浆内有为数不多的神经内分泌颗粒, 直径80~300nm[4]。
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脂多糖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早期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的表达_医学论文.doc
- 脂康调节高脂血症家兔肝脏LDL-R mRNA水平的实验研究 _医学论文.doc
- 脂氧合酶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_医学论文.doc
- 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_医学论文.doc
- 脂糖舒对糖尿病大鼠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改善作用_药学论文.doc
- 脂联素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_药学论文.doc
- 脂联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_医学论文.doc
- 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_医学论文.doc
- 脂联素对TNF_医学论文.doc
- 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研究进展 _医学论文.doc
- 膀胱尿路上皮癌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表达及意义_医学论文.doc
- 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Ezrin和Ecadherin的表达_医学论文.doc
- 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Ezrin和Ecadherin的表达_医学论文.doc
- 膀胱癌中BLU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和转录水平_医学论文.doc
- 膀胱癌患者一氧化氮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影响_医学论文.doc
- 膀胱癌组织中MMP2与TIMP2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_医学论文.doc
- 膀胱癌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进展_医学论文.doc
- 膀胱移行细胞癌P┐gp170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_医学论文.doc
- 膀胱移行细胞癌分子生物学标记物研究进展_医学论文.doc
-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VEGF和COX2表达及意义_医学论文.doc
最近下载
- 【交通运输类】浙江省汽车维修行业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浙江省交通厅浙江省物价局精编.pdf VIP
- TD-JZ2006-6001西南设计院预埋件图集.pdf
- 01J925 1 压型板屋面.PDF VIP
- 视听语言 镜头运动.pptx VIP
- 广州市白云区广大附中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调研八年级物理问卷.docx VIP
- JB∕T 5317-2016 环链电动葫芦.pdf VIP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大附中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语文试卷.doc VIP
- 风电机组专项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表.doc VIP
- 风电机组专项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表自查.pdf VIP
- 工厂生产管理制度(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